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隐身的科学家
查看话题 >做一名独立研究者的可能性
前些天,兄弟单位一位资深同行看到我发在公众号里的文章,向我表示了鼓励。大致意思是,你现在没有职位的束缚,没有kpi 的压力,不如干脆依自己的兴趣来做点研究,反而更纯粹。等以后孩子长大了,可以重返职场。
首先,我对他的鼓励致以诚挚的感谢!
其实我自己在离职之前,就认真地考虑过这个可能性:大部分望远镜都会拿出很大一部分观测时间供全世界天文学家申请, 免费;天文学家拿到数据以后,接下去的后处理,深入分析,成文,投稿一般在个人电脑上就可以完成,成本不高。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来,做一个不依托任何机构的独立研究者也不是不可能。
但我也预估了可能存在的阻碍。没有机构,是否会引发偏见,影响观测时间申请或成果的发表?我曾经读到一个事例,一位独立地质学研究者在投稿时发现期刊不接受个人邮箱投稿,她只好自己注册了一个非盈利机构,然后用机构邮箱投稿。即使天文学期刊目前看来似乎对个人邮箱不设限,但隐形的偏见是否会存在?成本不高但并非无,而科研经费依托单位,离职后不能带走。目前在主流的天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基本都需要支付版面费,这个怎么解决?
OK! 两方面都评估好之后就可以动手了,可以先从囤货数据和开放数据开始,困难可以边做边解决。只是无奈去年三月刚来日本时,完全处于burnout的状态,只能先躺着。躺到年底,活过来了一大半,可以干点事情了,于是开始在小红书分享记录自己的躺平生活。今年春假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溜达了一趟,回来之后感觉绝大部分都活过来了,除了还是容易早醒,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基本都好了,那是不是就要抓紧了(真是不能松弛的老中的一生)?
至于以后孩子长大了重返职场的问题——等孩子长大到不需要人管的时候,我也年届五旬,哪个机构会接纳?所以跟本不能指望别人,唯有靠自己,去上蹿下跳,腹背受敌,左支右绌吧!说不能你就能探出一条崎岖小道呢?
AXX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魔兽升三年级了
- 一匹色彩素雅且质地亲肤的生活织物 (2人喜欢)
- 我如何走上天文学研究的道路然后又背弃它(四) (6人喜欢)
- 我如何走上天文学研究的道路然后又背弃它(三) (3人喜欢)
- 我如何走上天文学研究的道路然后又背弃它(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