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无用之书,怎遣无聊人生!
不读无用之书,怎遣无聊人生!
2025-05-01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步履匆匆,一心追逐着功名利禄,凡事都以“有用”作为衡量标准。
阅读也未能幸免,实用类书籍成为了阅读的主流,那些看似“无用”的书籍则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书”,才是我们在无聊人生中寻求慰藉、充实自我的宝贵财富。倘若不读无用之书,又该如何遣散那漫长而又无聊的人生时光呢?
何为“无用之书”?
在功利至上的社会价值观里,那些不能直接带来金钱、权力和地位,无法帮助人们在短期内获取实际利益的书籍,往往被贴上“无用”的标签。
例如,一些文学经典、哲学著作、诗歌散文等,它们既不能教你如何升职加薪,也不能传授你实用的技能技巧,在很多人眼中,读这些书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些“无用之书”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当下,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人们被各种压力裹挟着,焦虑、迷茫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闲暇时光变得尤为珍贵。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只能在刷手机、玩游戏中消磨时光,过后又陷入深深的空虚和无聊之中。
其实,此时打开一本“无用之书”,便能开启一段奇妙的心灵之旅。当我们翻开《红楼梦》,就仿佛走进了那个繁华而又复杂的大观园,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还能从书中人物的命运中获得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升自己的情商和同理心。又如阅读泰戈尔的诗集,那些优美的诗句如潺潺溪流,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精神绿洲,重新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阅读“无用之书”,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它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哲学著作能让我们学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书籍能让我们了解过去,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文学作品则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正如三毛所说:“读一本好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你的容颜。读书总会让你散发出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气质,更是内心的丰富和强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人看到身边有人没读多少书却赚了大钱,便认为读书是无用的,尤其是读那些“无用之书”更是浪费时间。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所谓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能代表普遍现象。
而且,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人格的完善。那些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即使拥有了巨额财富,内心也往往是空虚和孤独的。相反,那些热爱阅读“无用之书”的人,即使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却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拥有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此外,阅读“无用之书”还能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我们只阅读那些迎合大众口味、缺乏深度的书籍,就很容易被外界的观点所左右,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无用之书”往往能够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让我们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断。它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不读无用之书,怎遣无聊人生!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让我们摒弃功利的阅读心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多读一些“无用之书”。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汲取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让无聊的人生变得充实而精彩。

正文完: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083天
已看电影推荐:《动物园长的夫人》
台词:人民在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的时候,总是想要逃跑,这是他们的第一本能,总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