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专访
等了又等:一个男生自杀的前
沐风心理 2025年6月14日
2025年5月25日,“翘嘴猫”(网名)在家中烧炭自杀,后网络上出现相关谣言,引发网警关注。5月30日起,其生前好友“AppleTarte”(网名)陆续在网上发出了翘嘴猫生前文稿,里面涉及其恋爱关系、原生家庭以及心理咨询经历。由于内容与网络谣言存在某些重合,再次引发讨论。本刊于6月5日电话采访了AppleTarte,并通过她提供的电话号码采访了翘嘴猫的另一位朋友“神谕姑娘”(网名)。
未竟的表达
沐风心理:你为什么发出翘嘴猫的文稿?他请求你这么做了吗?
AppleTarte:他只是概括性地“全面授权”,没有任何特别交代。其实内容大多完成于两年前,我们不仅讨论过他的文稿,还讨论过他的经历。我相信,他把这些东西托付给我,是不希望它们被埋葬的。
沐风心理:这让人想起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
AppleTarte:我是帮他完成了未竟的表达。
沐风心理:有没有疑虑过这样做可能存在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律问题?
AppleTarte:你刚才是不是还想说,“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地方式出现?”(注:上文弗洛伊德引言的后半部分)我尽量处理掉了涉及隐私方面的内容,觉得问题不大。他还同时授权给了一位律师朋友(注:即神谕姑娘),我猜他已经意识到了我这么做可能带来的麻烦,这也暗示了他的意愿。我征求过神谕姑娘的意见。我可以给你联系电话,这方面你问她更合适。虽然他反感MBTI,但在一位女友的强烈要求下做出的测试结果是ESTJ,擅长计划。至少在这件事上,他做出了缜密的安排。
沐风心理:他发展了新的恋情吗?
AppleTarte:没有,只是很短暂的往来,他说他“不想找一个把人格、星座挂在嘴边逃避问题的废物”。
沐风心理:从他的文字看,他似乎在失恋后经历了一次成功的心理咨询,但……
AppleTarte:两年前他告诉我这是他的咨询历程。但从他网盘中构思草稿可以清楚知道他并没有真正走进咨询室。咨询过程是他的臆想,或者说,是他期待的走进咨询室的样子。
沐风心理:他似乎非常了解咨询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状态量表,甚至能看出咨询师的引导。
AppleTarte: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八年前他确实因为抑郁症接受过心理咨询,但中途放弃了。更重要的是,他在与前女友拉扯中,试图学习心理学来解决和女友的问题,他有很多这方面的阅读经验。当然他失败了。
沐风心理:是否可以说文稿中的内容是他杜撰的?
AppleTarte:不是,抛开咨询那一部分,他的讲述至少是有创作基础的——如果这算是创作。
沐风心理:但毕竟是创作。
AppleTarte:任何书写都有创作的成分,你也不会把我跟你今天的对话逐字打印出来作为一篇采访稿。
沐风心理:根据你的回答,我猜你见证过他的某些经历。
AppleTarte:是的,比如我陪他去医院做了心电图,看到了他前女友通过第三人转述的撇清关系的信息,我见过的最张扬的欲盖弥彰。
沐风心理:按你的说法,他至少从两年前就开始走出来了,即便没有做心理咨询,他也可以比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AppleTarte:我认为是的,直到发生这件事。
沐风心理:可以说说最后几天吗?
AppleTarte:我可以给你一个简短的时间线。
(根据讲述整理,基于隐私原因,内容进行了调整)
5月22日
早上7点23分,前女友在[某音乐平台] (注:方括号中内容被AppleTarte隐去,下同)用新账号向翘嘴猫发信息:“[电话号码],空了给我打个电话。”
晚上23点20分,翘嘴猫回复:“你为什么不直接给我打电话?我的号码不应该在你的黑名单中吗?”前女友一直未回应。
5月23日
下午5点30分,翘嘴猫在音乐平台上向前女友发信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晚上9点10分,翘嘴猫联系AppleTarte,告诉了前女友联系他的事,并说“(我)12点前我会联系她,我不想再拖一天。”
晚上10点30分,翘嘴猫拨打前女友电话,提示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翘嘴猫立即发送5G短信问:“[某音乐平台]上是不是你?”手机提示短信已发出(注:处于尚未送达的状态)。翘嘴猫随后将发生的情况告诉AppleTarte,后者拨打翘嘴猫前女友电话,接通响铃后立即挂断。AppleTarte告知翘嘴猫其电话号码仍在前女友黑名单中(注:未证实)。
晚上10点45分,翘嘴猫告诉AppleTarte刚才发出的短信已经送达,自己拨通了前女友电话但对方未接。
5月24日
早上8点15分,前女友在音乐平台上回复翘嘴猫,称自己一个月前就把手机黑名单清空了,所以没有他的电话号码。(音乐平台上)之前设置了“仅接收好友信息”,所以没看到他的回复。她昨晚看到了,但是没想好怎么回复,“后来睡觉了,所以没接到电话。”接着说自己回顾过去相处的几个月,有了一些新发现,关于幻想和现实,本来想聊聊,但现在觉得自己不需要证明什么,以后有缘再讨论。”
早上9点30分,翘嘴猫回复:“我不知道你昨晚几点睡的,但我知道你睡觉前把我从黑名单拉了出来。你永远在掩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你说的话,我一个冠词都不相信”。
早上9点35分,前女友回复:“你根本不知道事实,只知道妄想。我跟你联系就是看你这两年有没有长进,看到你还是这副德性,我就放心了。”
早上9点38分,翘嘴猫回复:“所以你一直想证明的其实是我不值得被你爱吧?”但此消息未发出,前女友已将其拉黑。
沐风心理:有点令人费解。
AppleTarte:如果看过他写的东西,应该不难理解。
沐风心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刺激吗?
AppleTarte:他没跟我提过。我猜这让他感觉到自己并没有走出过去的循环:前女友突然出现、暴怒、人身攻击、黑名单。
沐风心理:恰如他的梦。
AppleTarte:是的,同样的剧情甚至让我厌倦。
沐风心理:但应该不足以让他走向极端。
AppleTarte:我不清楚他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可能是某些深层的心理问题。
沐风心理:你还知道些什么吗?
AppleTarte:不,跟你可以看到的一样多。
沐风心理:你对他的经历有什么想法吗?
AppleTarte: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要面对,他进入了一段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关系。
沐风心理:你跟她前女友联系过吗?
AppleTarte:我不认识她,只是打了那一通电话。我认为他还爱着她吧。他离世前一直在听陈洁仪的《等了又等》。
沐风心理:这首歌对他有特殊意义?
AppleTarte:我不清楚。但他告诉过我,前女友让她知道两件事:一是陈洁仪的歌很好听;二是跟某些人说话,你恨不得随时录音。
沐风心理:他的意思是?
AppleTarte:你的问题在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答案。我有点累,就到这里吧。
沐风心理:方便告诉我他前女友的电话号码吗?
AppleTarte:我不会给你她的电话,但我肯定她也不会说一个字。█
当一个失语者决定诉说
沐风心理:我们在采访翘嘴猫的朋友AppleTarte时,得知他同时把文稿授权给了你,你觉得意外吗?
神谕姑娘:是的。但似乎又合理,一是他跟我聊过很多相关内容,二是我想他是给AppleTarte安排了一位法律顾问。他在我出差的时候给我寄的信,我之前告诉过他我的出差行程,这肯定是他计划好的。
沐风心理:他的文稿在网络上被发出来后,引发了一些关注,你认为涉及到侵犯隐私权问题吗?
神谕姑娘: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的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我认为翘嘴猫的文稿是一种艺术表达,对故事中的任何人物——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无法对号入座,实质上并未公开他人隐私。换句话说,你读了也不知道谁是谁。
沐风心理:文中提到了网暴,这次AppleTarte的做法,是否又是一次网暴?
神谕姑娘:那次网暴我看到过,从法律上讲,我不认为很严重,但是对翘嘴猫的打击很大,因为恋人参与其中。对于AppleTarte的做法,我认为没有问题。构成“网暴”应含有诽谤性、污蔑性的内容。据我所知,AppleTarte发出的内容存在客观依据。另外,即便存在可能引发极端情绪的描述从而导致其他人的“网暴”,但因为无法对号入座,意图实施网暴者也无法找到对象。现在最有可能被网暴的反而是AppleTarte。
沐风心理:AppleTarte说她帮翘嘴猫完成了未竟的表达,你同意吗?
神谕姑娘:我完全同意。不过我更愿意说成是“当一个失语者决定诉说”。
沐风心理:但他没有亲自去做,是因为他缺乏勇气吗?
神谕姑娘:是因为他不想亲自伤害心爱之人。
沐风心理: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神谕姑娘:我处理婚姻案件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你的伴侣对你讲述的任何事实、诉求只会否认或者无视的人,还是尽早离开。这句话永远正确:“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注:出自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
沐风心理:我们可以联系他的前女友吗?
神谕姑娘:我没有任何联系方式。█
爱着你 / 爱的深
要不我怎么还你今生
若你在我心怀不曾去又来
我不会 / 揪着心 / 悠悠期待
爱着你 / 挂念你
你便会前来和我接近
心也哭 / 心亦笑
有着你从未半点缺少
这是你 / 再望你
怎去猜想这梦会变真
你是这样回来 / 情景真可爱
再令我心里都兴奋
—— 等了又等·陈洁仪(这就是陈洁仪演唱会)
(本刊最后还是通过AppleTarte联系到了翘嘴猫的前女友,她表示:翘嘴猫所写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现在有男友,不方便接受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