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销80到20单,烧腊店的自杀式转型(案例分析)
创作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抄袭;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日销80单的烧腊店,一改定位直接掉到20单,我劝他别瞎卷

这个老板刚来找我的时候,有点沮丧。他说,“是不是我们味道不行?现在做烧腊没机会了?”这家店原本卖得还不错,做的是“家庭便当型”的烧腊外卖,均价在26元,目标用户是上班族和住家人群,主打“实惠、干净、有菜有肉”。结果有一天,他被某个同行刺激到了,对方做了个“单人份18元内小份(套饭)”,销量爆了。他也立刻跟风,把很多的产品线转型成“小份套餐”,以为这样可以抓到更多新客。但接下来一个月,单量直接掉到20-30单,品控没做好,差评开始变多,平台流量也在断崖式下滑。我让他冷静下来,一起看数据。我们发现了几个关键问题:

1.加购率:从原来的31%掉到17%
用户明显对“迷你份”兴趣不大,说明“价格低”并不等于“有吸引力”。
2.人群画像:原先人群大多是25-45岁的稳定用户,现在变成大量25岁以下年轻用户,且跳失率高
系统重新打了标签,但这些年轻人压根不爱吃这种类型的套饭。
3.复购率:原本7天复购12%,调整后只有4%
小份没有“吃饱”的满足感,复购意愿直接降为负,出品也没做好,还招差评

我跟他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你把自己从烧腊正餐店,改成了试图讨好Z世代的路边小摊,这不是升级,是自废武功。”
后来我们把原来的菜单恢复,重新打造适合“家庭饭菜”风格的套餐,并加了一个“单人份自选组合”,反而带来了新流量。
结果半个月后单量回到原本水平,而且客单价还提升了1块3
外卖是个标签游戏,你标签模糊,系统就没法把精准人数推给你。
你以为你在“卷价格”,实际上你在主动放弃自己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什么都做对,结果就不会太差。这种什么都做得一塌糊涂,所以生意不好的店,最好解决。最难的是,什么都没做错,但就是生意不好,这种才是最考验运营师能力和经验的,透过表象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你对外卖有一些了解,也想把外卖做起来,或者正准备上外卖,欢迎来参加我们的外卖指导计划!具体可看:【六六外卖指导3.0】作为周期帮扶项目,我们内测了一年多,摒弃了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课程形式,通过“指导课程➕带店教学➕门店实操”模式,最大程度让每个人都掌握提升店铺单量的秘籍。

长按扫码链接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