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酿人间
谷雨前后,家乡的茶地一片繁忙的景象。晨雾未散,母亲戴上草帽,茶篓贴着侧腰轻轻摇晃,踩着露水浸湿的泥径,向茶地走去。茶芽的嫩度是茶叶品质的关键,指甲盖大的嫩芽若是被春光多晒几日,便会长成粗叶,卖不上好价。为抢这稍纵即逝的鲜嫩,母亲整日躬身于茶垄间,手指翻飞如啄食的燕,一提一捏间,嫩芽应声落篓。晚饭后,铁锅被柴火烘得热浪翻腾,母亲坐在土灶前,抓起一把青叶撒进锅里,热气裹着草腥味腾空而起。她握着茶把翻浪般炒茶,叶片在滚烫锅中轻舞,沙沙作响,似茶把与铁锅共吟丰收乐章。炒熟的茶叶被倒进竹匾里摊晾,蜷曲如墨绿的幼螺。直到夜露浸透窗棂,最后一批茶叶才在竹匾里安然沉睡,承载着春日的鲜嫩,静候茶商。
当东方茶香四溢之时,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莱茵河西岸,大地也悄然孕育着春鲜。纪录片《人间风味》中,白芦笋深埋土壤深处,茎芽洁净娇嫩,正以惊人的速度疯狂生长。可阳光是白芦笋的劲敌,一旦经过阳光照晒,白芦笋就会迅速变色失鲜。因此,农夫们要昼夜颠倒,完全改变作息,才能为世人带来春天的第一口鲜。正是这份辛劳与坚持,让白芦笋荣登餐桌,成为欧洲饕客翘首以盼的珍馐。看着老饕们齐聚一堂欢庆白芦笋丰收,我不禁感叹,每一口美味背后,都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春天的丰收,不仅是土地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的默契。
正如春天的土地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生活中的成长与收获也在这片温暖的季节里悄然发生。在小说《山茶文具店》中,平时门可罗雀的山茶文具店,在春日迎来了繁忙的代笔业务。学习茶道的小舞,委托店主鸠子为其代写一封与茶道老师的绝交信。从高中起,小舞便跟随这位老师学习茶道,在十多年的学习时光中,只因对茶道的热爱与对师长的尊重,她一直默默地忍受着老师的粗鲁言语。然而,当老师将言语利刃指向她的家人时,向来沉默的小舞决定不再忍让,毅然决定与老师划清界限。鸠子用笔尖将这段复杂的感情化作一封言辞诚恳的绝交信,让小舞在春天的阳光下,与过去告别。面对真实的内心,断舍离一段不合适的关系,小舞在春天成为了真正的丰收者。
春风拂过茶地,暖阳洒向芦笋田,鸠子落墨收笔,这一幕幕交织,让我顿悟:茶叶、芦笋、心灵成长,皆为春日厚礼,它们用各自故事诉说着,春天,藏着希望,值得静候,是收获美好的季节,宛如一场盛大春酿,醉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