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医堂中医养生:指甲发白、眼干眼涩… 你的肝或许已亮红灯
中医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藏血调气,犹如人体“调度中枢”,一旦失衡,气血、情绪、代谢皆受波及。现代人熬夜、用眼过度、饮食不节,常让肝脏“负重前行”。

一、肝血亏虚的“身体密码”
肝脏健康与气血运行、情志调节、目窍滋养息息相关,以下症状若频繁出现,需警惕肝血不足:
指甲淡白无华“肝其华在爪”,肝血充盈则指甲红润坚韧,若肝血亏虚,指甲易薄脆、泛白、易断裂,甚至出现竖纹、凹陷。
眼干眼涩、视物模糊“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目失濡养,出现干涩、疲劳、迎风流泪,长期用眼过度者更易加重,甚至诱发飞蚊症、黄斑病变。
情绪易躁、失眠多梦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血虚则气郁化火,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或入睡困难、凌晨1-3点易醒(肝经当令时)。
筋骨僵硬、抽筋“肝主筋”,肝血亏虚导致筋脉失养,四肢易麻木、屈伸不利,夜间小腿抽筋频发,运动后关节僵硬感加重。
面色晦暗、唇色发白肝血不足则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女性或见月经量少、色淡,经期头晕乏力,实为“血海空虚”之象。
二、伤肝行为“黑名单”,你中招了吗?
熬夜耗血:子时(23:00-1:00)肝经当令,熬夜阻碍肝血回流,暗耗阴血,长期易致肝血亏虚、虚火上炎。
用眼过度:久视伤血,长时间刷手机、盯电脑,直接耗伤肝血,加剧眼干、视疲劳。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腻、酒饮,易生湿热伤肝;过度节食、偏食则气血生化无源,肝血难充。
情志失调:长期压抑、焦虑、暴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形成恶性循环。
三、谷医堂护肝四步法,还肝脏“一片绿洲”
食养补肝血日常多食菠菜、荠菜、猪肝、桂圆等养血食材,搭配枸杞菊花茶(枸杞10g+白菊5朵)清肝明目,或用酸枣仁百合粥(酸枣仁15g+百合10g+粳米50g)助眠安神。
睡养回肝血22:30前入睡,保证7-8小时深度睡眠;午间小憩15-30分钟,助肝气疏泄、血归肝藏。
动养疏肝气每日晨起拍打肝经(大腿内侧中线)10分钟,或练习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疏肝理气、强筋健骨。
静养调情志通过书法、冥想、深呼吸平复情绪,烦躁时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凹陷处)3分钟,清肝火、解郁结。
肝脏无“痛觉神经”,却以指甲、眼睛、情绪等“密码”传递求救信号。谷医堂倡导“治未病”理念,建议定期观察身体细微变化,结合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综合调养,让肝脏重归“绿水青山”。养肝即养命,从今天开始,给肝脏多一点温柔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