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性的选择》笔记
《身为女性的选择》 [日]上野千鹤子 / [日]信田小夜子 17个笔记 文库版前言 ◆ 结婚并不能让人生重启,不结婚也不代表前途一片黑暗。家人固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有时也会化作最大的风险。对男性来说,婚姻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现在对女性来说,婚姻的意义也在向它靠拢。这是一件好事。婚姻并不会让人生彻头彻尾地改变。有时丈夫和子女能带来好处,有时反倒是没有更好,不过如此而已。婚姻并不是非经历不可的事情,一旦有了这样的观念,人就有余力去思考:什么才是好的婚姻?什么才是好的家庭?我认为,结婚和离婚都能成为一种选项的社会,对女性来说才是更好的社会。 当各位听到来路不明的大叔和大婶唠叨“先赶紧找一个再说”“别挑三拣四了”的时候,请不要理睬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辞。(笑)因为那种时代早就过去了。 拥有“10代”子女的父母辈的性行为 ◆ 因为大众普遍同情不具备“自我”的人。 在“40代”开始升高的欲望水压 ◆ relative deprivation”。说白了,就是悲惨没有“绝对”。只有发生了比较,才会产生悲惨的认知,若没有比较对象,人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悲惨和贫瘠。大家都穷,就不存在贫穷 离婚率不上升,婚姻空洞化 ◆ 只有较真的人才会烦恼。 空洞化的恶果落到谁头上? ◆ 能坐在旁边倒倒茶,以互相体谅的态度相处,就足够填补空洞了。 非婚现象再怎么发展,结婚意愿依旧不减 ◆ 能说出不需要仪式的人,都必须具备一种态度,就是不去追求无可替代的关系或是立足之地的保证。 婚姻的快感与陶醉 ◆ 认为不可思议的是,人为什么会产生管理他人身体,或者拥有支配他人身体的权利的这种错觉。对方在别的地方使用了自己的身体,他就觉得自己有权利谴责“你竟然背叛了我”。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信田 我特别明白。 上野 我一点都不明白,你教教我吧。 信田 因为“你是我的”呀。 第四章 男人的“爱”与性行为 ◆ 原来女性的身体甚至不是身体,已经化作了一种符号。正因如此,只要女人脱光衣服,男人就能随地发情,不分对象。 支配与疼爱互为表里 ◆ 她们生下一个完全无助的存在,对自己说“他只有我了”,然后实现自我成长。 ◆ 这句话完美地概括了那种人——只有通过生孩子才能达成自我的女人。 上野 话虽如此,但也要考虑到母性这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密码,因为正是它支撑了个人的那种信念——“女人只有生过孩子,才算完整的人”。 留在DV丈夫身边的理由 ◆ 事实上,两个人在一起会形成压力,一个人反倒可以安心。身为妻子,在与只会制造压力的丈夫共同生活时,难道不是亲身经历了那样的痛苦吗?他者既是安慰的来源,也是压力的来源,我认为对那些女性来说,丈夫只要存在,家庭就会变得无比惨淡,同时压力高涨,而丈夫一旦离开,她们就能瞬间松一口气… 压抑得久了就站不起来 ◆ 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逆境中,都会为了生存而逐渐适应。她甚至付出了再也不能行走的代价去适应它。这真是超乎寻常的适应能力。 第八章 人必须具有社会性吗? ◆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她们都只能为自己负责,而且也来不及从头开始了。 ◆ 男人死得早,到头来女人都会恢复单身。 不承认非婚生子的真正原因 ◆ 女人和孩子能够不从属于男人而独立生活,男人肯定不会答应。因为他们要为此负担成本,却无法行使父权 丈夫的根基、父母的根基、子女的根基 ◆ 我真希望她们别再把自己的人生赌在不确定因素上。 年轻男子的女性化与DV的关系 ◆ 男人其实一点都没变,只是女人的容忍度降低了。 -- 来自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