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的求学自白记录

翻出来的一片纸上
留有2018年阳狮EC,转去运营部门之后
Moleskine微淘的密码吧?!他们还有微淘的话,密码应该也已改了:)
重点在于——
那个离开之后的2018年9-20 写的那句话,才是我的人生主题啊
我的命格了
那就是我从来,都不自信:)
那时一直有在考雅思,是想趁着年轻,孩子不那么小到必须陪护,也没大到需要我守护学业的空档,溜出去读个书,为圆梦也为人生体验。
2017年末第一次考,也不差,就突击冲击,还行;但的确只是还行;后来还参加了不少场次的考试,17-18两个年头,考得也就是一直突破不了瓶颈,想想虽然说是考试能力退化了,不那么会应试那些,但就英文来讲,就是底子也的确一般~
还有插曲就是,我17年末第一次考雅思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回自己成都的母校四川大学找寻自己的本科成绩单,后来也是遇挫,发现本该存于学校档案馆的本科成绩单,并不在那里,当年还没信息化,所以大家不要问我为何不去学信网上查询。当年档案馆的老师,没有向我们系追要成绩单归档,而我们系的老师也忘了去存,这个是我接收到的讯息。没有成绩单,留学就成泡影,虽然我没有考到我理想中的雅思成绩,但考到的分,其实也是可以申请学校的。但没有本科成绩单,就一切成空。
已经转去体育学院的当年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并没有出来见我,但也算完全不近人情,也以电话沟通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歉意,ok,也许是不喜欢苛责人,尽管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的确是他的失职。但出于时代久远的考虑,也不想让他本已看得出在校园体系里已经被边缘化的命运雪上加霜,也不好意思再去掀起波澜。
因为自己毕业以后,基本远离体制内的工作;后来发现自己的档案袋里,原来一直没有学籍档案;寻找档案之路,一路坎坷,直至心死放弃。与此同时,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着,18-19年,还曾去到离上海不远的杭州市工作。2019年从杭州归来之后,即碰到疫情,世事难以预料,豆瓣上关注到的北京胡同里开小店的李小道,也是上了武当山困在了武当山;后来下山还重新参加了高考,后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学医去了~
那些年,一直比较有频率地保持着与在italki线上结实的Marc老师的线上通话,保持着英文的语感,除了疫情刚起头的那段时间,完全无心干任何事之外。(Marc老师,英国人,离开GE之后,做了线上英语老师,定居在泰国曼谷。)
疫情结束,2023年4月底,又参加了一次雅思,这当然不是说要出去读书的缘故,没有本科成绩单,一切无从谈起。硬要说说理由:一是检测一下自己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是如果考分不错,转行去语言学习机构当个老师多点资本。其实,自己知道几斤几两,就是轴,另外现在回想,估计就是因为里头存了够一次考试的钱,什么时候存的,不记得了,就是菜还瘾大吧~语感也许是好点,但底子还是一般,加上考试能力也一般,实际考出来的就是「屎」。至此,我也悄悄地停了Marc老师的课,也许是缘于我自己又一次的心死。
这两年一直在为难自己,从来就没有真的舒畅过,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为难自己?因为看英美文学的原文,读了一点点伍尔夫的文字,比较难的文字,自己喜欢的作家马尔克斯都钦佩的作者,之前居然连译作都没看过丁点;既然遇上了,后面应该是会多读,多读了自然其义自现。
到了2025年的当下,因为连现代语言学英文教材都啃了,还有看了不少英文原文的缘故,还是怎么着,的确语感变得又好了不少,but说到考雅思哈哈,现在反而不想贸然去考了,主要是现在会心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