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股票之间的故事
查看话题 >个人投资者入门指南:1.4 券商App成本价的误导性
前一段时间,你买入了某股票1000股,价格为8元,投入8千元,过了几天10元卖出了500股,得到5千元,此时app里面显示成本为6元((8000-5000)/500)
又过了几天,这个股票跌到了8块,你想再买500股,但是却发现一个问题:手里的持仓成本是6元,如果此时用8元的价格买入500股,买入后成本岂不是变成了7元((6*500+8*500)/1000),买入后成本被抬高了1元,岂不是不划算?
但是你转念一下,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假设一个服装店,进货拿到10件衣服,每件成本价80元,100元卖出5件后,剩下的5件成本价是多少?
还是80元,只不过卖出的5件赚了100元
但是到了股票这里就变了
同样是买进一批东西,卖出了一部分,为啥两种情况下的成本价不一样?
在实物销售领域,卖出的部分,计算盈利或者亏损,不影响剩下的库存的成本价
而在股票市场,卖出的部分,并没有单独计算盈利或者亏损,而是用来改变成本价
这种迷惑性,让无数人纠结于成本价,导致错误的交易决策。
比如上面的例子,股价跌到6.5元,很多人还能心平气和,如果股价跌到5.5元,很多人就开始焦虑了
如果把每一手股票或者每一笔交易拆分看待,视角就会变得和实物买卖一样
8元买入的1000股,10块钱卖出500股后,卖出的部分赚了1000元
剩下的部分成本还是8元
如果7元卖光,这部分就亏500元,加上之前的,合计盈利500元
如果9元卖光,这部分就赚500元,加上之前的,合计盈利1500元
所以不要被app里面显示的成本价6元迷惑,如果当初8元的买入理由依然不变,那么现在跌到8元就应该买入
就像服装店80元进了一批货,100元卖出一半,到批发市场看到同样的货80元,当然要继续进货。
增援未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投资累计收益100W达成,耗时7年(20250423) (20人喜欢)
- 价值投资的成功与自媒体成功的相通之处 (9人喜欢)
- 关税闹剧下,按计划加仓(20250411) (12人喜欢)
- 关税对轰下,明天如何操作 (14人喜欢)
- 汇率和关税对股票价值的影响没有那么大(20250405)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