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回:地球上最伟大表演,桑巴舞里约大冒险
第2267回:地球上最伟大表演,桑巴舞里约大冒险

【黃劍博仙佛道緣】【皇氏古建築大全】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methuselah0"),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

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一天就有一百万人参加的里约狂欢节。

原以为久居我国和印度的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山人海,但巴西还是让我长见识了。

今天我挤入一百万人群中参加了狂欢节,感受到了人肉汗腺的巨量分泌:狂欢节(嘉年华)是巴西最大的节日,但最负盛名的当属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里约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能与圣保罗媲美。巴西 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狂欢节定在复活节的前47天,因此每年的狂欢节日期都不确定,一般在二月中下旬,今年的狂欢节的最后一天是2月25日。

巴西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上帝之城”,所以狂欢节这天,大量从贫民窟过来的罪犯也加入到人群之中了,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参加狂欢节的人都不会携带钱包,很多人甚至不带手机,热辣辣的巴西美女会将手机藏在乳罩里或比基尼裤衩下面,甚至我看到有女生将手机藏在吊带丝袜里面的。

每次在狂欢节上拍照时,部分友善的巴西人都会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因为劫匪已经盯上我们了。

上周我在圣保罗参加狂欢节时,踩高跷的演员特意走过来提醒我,说我携带相机拍照时已经被罪犯盯梢了,之后我就发现有人在我的相机包和裤子后面涂抹了一种像沥青一样黏糊糊的粘合剂,怎么都擦拭下掉,估计是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然后趁机盗窃物品。

我为什么在百万巴西人群中非常显眼呢?并不是因为我像姚明那样有二米多高的身材可以鹤立鸡群,而是因为我是亚洲人,而狂欢节上通常是看不到亚裔面孔的。

尽管巴西生活着上百万日本人和华人,但这些亚裔也不会去参加狂欢节,原因有二,
第一是中日韩等亚裔的压抑内敛的性格特点,日本人甚至认为他们的幸福观与世上所有国家的人的幸福观格格不入,日本人甚至认为人活着做社畜就可以了,不要有幸福感。而大部分华人在国内也压抑了几个世纪,他们也变得敬小慎微,轻易不会在公共场合放纵自己。

当然人性本善,任何人不是生下来就压抑的,为什么偏偏中日韩等亚裔活得非常压抑和悲伤呢?是他们收入不高吗?福利太差吗?黄剑博认为这些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的原因是与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中日韩等亚裔祖祖辈辈经历过大型战争,特别是小日本还被核弹轰炸过两次,我国在清朝尾期和民国期间还被日军欺负过,韩国更不说了,所以经历过第二次大战蹂躏的群众,自然非常压抑了,对比之下,巴西人为什么非常乐观洒脱呢?原因很简单:巴西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

黄剑博发现上帝见不得你好,你巴西是没有经历大型外敌入侵,但巴西正要傲娇时,每年的枪支犯罪又在和平年代制造了大量死亡。这就像美国一样,你的军事和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但你美国的无家可归者和囚犯比例也是世界第一,这就叫福报。
有群众说,二战都过去八十多年了,难道还会影响后世的日本人吗?
黄剑博认为二战综合症会延续几百年,“我极度憎恨日本人,他们太愚蠢了”,八十多年后,冲绳战场仍在不断发现遗骨和未爆弹。

想要知道小日本人有多么丧心病狂的自毁人格,只需要记住冲绳岛战役,代号为“冰山行动”,是米国和日本鬼子在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进行的一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也是太平洋战场最为血雨腥的战役。
为期82天的战役从1945年4月上旬开始直至6月中旬结束,彻底消灭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史料记载此战有24万人死亡或失踪者,这一数字包括多达十万名无辜平民、十一万名日本鬼子队和冲绳征召士兵,以及超过1.2万名美国和盟军士兵。

这些生命消逝在美军压倒性火力的炼狱之中。黄剑博挖掘史料发现,美军在岛上使用了110万发105毫米榴弹炮炮弹,消耗了50多万发迫击炮弹,发射了1600多万发机枪子弹和900万发步枪子弹。在1945年6月18日,海军傻将大田实及其4000名部下,居然在地下洞穴的总部集体O自杀了,完全颠覆了黄剑博对日本鬼子的认知极限。

冲绳岛战役和我国抗日战争都给小日本留下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也导致了日本人的压抑和扭曲心理。在这样的历史包袱的重压下,日本人怎么有心理去搞狂欢节?


第二是安全问题,巴西狂欢节是全球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以其热情奔放的桑巴舞、绚丽多彩的游行和街头派对闻名。然而,狂欢节期间人流量巨大,治安问题确实需要亚洲人特别注意。全巴西居住在2000多个贫民窟“山头”中,

有七百多万贫民,他们每天缺电少水,住在木头房子里,一家六七口睡在一块布上当床铺,每月交几美元的基本地租,居住环境污水横流,穷人跟黑白帮混住在一起,谋又杀、强与奸、抢盗事件频发,治安堪忧。当地巴西人都建议华人晚上尽量不单独外出。 勿携带大量现金,避免手持钱包,或在治安不佳场所使用手机。切勿因猎奇前往贫民窟探秘。

每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将动用二到三万名包括军警、刑警、消防员在内的安保人员保障该州内的街头狂欢节以及在桑巴舞场和跳舞大道上举行的各类狂欢节游行活动。仅军警部门就将派出一万多名警员参与狂欢节期间的安保,刑警部门都会在全州范围内部署三四千名警力。

每次狂欢节都会有一万名消防员将随时待命。在桑巴大道上,里约州军警将设置很多个观察瞭望塔、五十多辆巡逻车、两支来自防暴警营的防暴控制单位,配备面部识别的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以及一个移动的指挥控制中心。针对里约市中心和南区的狂欢节派对人群,科帕卡巴纳、伊帕内玛和莱布隆的地铁站将使用金属探测器对乘客进行安检。

我国的节日大多都是回家团聚的节日,虽然有类似端午赛龙舟、元宵猜灯谜等传统节日文化,但实际全民参与度并不高,而且“用心”程度也不太高,多是商家为了捞钱搞的噱头文案。
巴西狂欢节的最大特色,是化妆、跳舞和游街,以城市为单元的狂欢活动,因其规模效应很容易引起轰动。

我国和日本为何没有自己的大型狂欢节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复杂,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是家族式聚居,一般的活动单元以村落为主,所以很难形成超越家族、邻里的大规模集会活动。只是最近像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洋气了,会模仿巴西搞一些小规模的舞会,不成气候。
当然,我国人排解压力的方式也与巴西人不同,我国人要发泄是会剁手购物,我国一年一度的“光棍节”也就是“双十一购网物狂欢节”,个人认为通过购物来排解压力很不健康,我不提倡。

由科技巨头阿里爸爸发起的“双十一”购物节始于2009年,此后逐渐发展成一年一度的零售盛事,今年的活动已持续约一个多星期,但由于多种趋势的结合,双十一已经“失去了其光彩”。

还有群众认为我国足球赛事等于狂欢节,那么足球运动的内在逻辑真的就是狂欢节的逻辑吗?其实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会看中国男足的蹩脚比赛呢?
不要说我国很难模仿狂欢节,其它亚洲国家也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反而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伤疤。


瑞伊姆音乐节是一个在周末举办的户外音乐狂欢节,始于2023年10月6日,由一个叫诺娃的组织者主办(也称为诺瓦部落)。这是帕拉莱洛大学的犹太国版(节日前活动),这个犹太国版本的狂欢节活动始于23年前的巴西。

举办地点内盖夫沙漠西部,距离加沙犹太国隔离墙约五公里,靠近基布兹雷伊姆。出席阵容包括一些知名的艺术家。

在最初申请的犹太国南部的地点没有得到批准后,组织者仅在事发两天前将举办地调整到了该地。音乐节举办的时间与犹太节日相吻合,音乐节被称为“朋友、爱和无限自在由”的庆祝活动。
节日现场有三个舞台,一个露营区和一个带酒吧和食物的区域。与会者描述,人群主要由来自全国各地20到40岁的犹太人组成。据说参与人数为3500人,但数字各不相同,史料记载有少量保安和警察出席了节日。警方在仪式开始前警告参与者,如果听到警报声,他们必须在”驴马死”火箭弹击中之前迅速趴在地上。

这个中东的狂欢节,刚举办了第一届,就永远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该音乐节是2023年10月7日清晨“驴马死”突然袭打犹太国的首批目标之一。目前还不知道”驴马死”是否事先知道节日在那里举行,或者他们是否听到了音乐并偶然发现了它。

一位与会者表示,在切断电力后,一群大约50名”驴马死”枪手乘坐面包车,向四面八方扫射。一些袭击节日的”驴马死”枪手通过电动滑翔伞,大约在早上六点半左右到达音乐节现场。

随着节日与会者惊慌失措地逃离,装满枪手的吉普车开始向逃跑的汽车开火。枪手还封锁了道路。开阔的地形几乎没有地方可以躲藏。许多躲在树上的与会者被武装分子有条不紊地射与杀。





有些躲在灌木丛和果园里的人设法活了下来,无人机镜头显示了数十辆被烧焦、烧毁的汽车。过去了一年,在瑞伊姆,亲戚们聚集在自制的纪念碑周围,悼念2023年那一天在节日上丧生的365人。
与此同时,攻击直升机在头顶呼啸而过,不时向加某沙地带发射自动枪弹,而加某沙距离犹太国南部瑞伊姆的节日现场仅三英里。

在中东,痛苦永远不会消失。而犹太国音乐狂欢节的尝试,目前而言,是彻底失败了。
尽管巴西狂欢节无法吸引亚洲的游客,但它依然能吸引美洲的闲散游客,以里约热内卢为例,每年狂欢节活动期间,该市都能吸引了超过八百万名狂欢者(超过一个香港的人口),这个时期市政清洁公司、市交通管理局和市政警卫队是最忙的,萨普卡伊侯爵桑巴大道(Sapucaí)的花车游行表演更吸引很多群众。特别组和黄金组的表演吸引了约五十多万名观众。另有二十多万人在英坦登特·马加良斯大街(Intendente Magalhães)观看了白银组和青铜组的演出。

市政清洁公司在狂欢季会出动上千名清洁工,清理近二千吨垃圾,仅桑巴大道的垃圾处理量就达到五百吨左右,巴西人并不环保,狂欢节也是灌装饮料的消费热潮,人群一边在大街上跳舞,一边疯狂购买小贩供应的易拉罐饮料,也是因为狂欢节,巴西成为世界上饮料消耗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

每年狂欢节的高潮是十多所桑巴舞校参加黄金组的花车巡游表演,狂欢节本质上是神秘色彩与非洲元素交织的盛宴,毕竟巴西大部分人就是非洲和南美洲人的混血,他们天然喜欢热闹。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一个兴师动众的活动,也形成的一个产业,养活了很多商家和行业,比如教育,饮料,食品,旅游,装修和服饰行业都受益于狂欢节。
不过,我们的里约大冒险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了。

本着去基督山拍夕阳,最后变成了里约大冒险。
因为不满意所有上山的班车(小巴和火车两种方式,收费每人98雷亚尔)最后一班是傍晚6点返程,落日时分在6点20分左右,我们决定打网络车上山,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车(Uber)只能到基督山脚下的Corcovado位置,上到山顶还需要徒步约45分钟,沿着盘山公路走。大部分游客会搭乘火车沿着铁轨上山,收费较贵。

到了山顶,却设置了门卡,购买门票要返回到公路起点的收费处,我们天真地选择直接放弃了(事后才知道可以走后门,侧门有一个保安在晃悠,给他小费就可以曲线进入景区)。下山的时候,发现有条丛林路径可以下到拉戈公园(Parque lage),导航显示是2.7公里,想当然以为很快就能下去,就选择走山路下去。

下山的路不是一马平川,需要手脚并用,惊险不断,出门也没有穿专业的户外鞋和背包。而且丛林里树木参天,天比其它地方黑得要快,我们看了一下时间,6点才走了三分之一,沿途还会经过小溪谷,这个山很像深圳的梧桐山,各种岔路非常多,很容易迷路,但这里依然是里约热内卢的隐秘绿洲。
天越来越黑,脚步一刻都不敢停留,害怕野生动物也害怕窜上山打劫的不良劫匪,摸着最后一丝光亮走到有人间灯火的地方,在一个小屋拍照(时间在18点39分,天已经黑了)时突然窜出一个人影来,吓我一跳。

这个哥们是哥伦比亚人,他也是从山上下来,在我们身后,听到声音也害怕是打劫的人,不敢走太快,最后发现我们是旅行者才敢快步走出来。

他来里约三周了,他告诉我们其实有后门可以上到基督像参观的,需要给保安红包,并且也是明码标价,工作日和周末的红包金额还不一样,我们事先也不知道还有这个路数,错失了基督像看日落。

不过这个哥们告诉我们,可以站在拉戈公园的大宫廷前拍到月亮和基督像同框的场景,也算是一种弥补。
一个保安领着我们走到宫殿参观,他说是19世纪贵族庄园改建的公园,融合欧式花园与热带雨林景观。园内有一座浪漫主义风格的宫殿,现为里约艺术学校(EAV Parque Lage),常有展览和艺术活动。宫殿内的拱廊庭院和泳池是自媒体热门拍照点,背景可看到基督像。从公园后门可通往基督山步道(Trilha do Corcovado),适合喜欢徒步的游客。
离开公园之后,哥伦比亚人说它的手机没有漫游信号,他想借我的手机导航,我当时就本能地警觉起来,我帮他搜索他的住宿地址,告诉他要如今坐公交车,期间他在查看我的手机屏幕时,我一直握着手机,因为在巴西,别人打劫时就是以借用手机导航为借口的,之后我们三人一起上了一辆非常拥挤的公交车,真是后怕。
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天已经黑了下来,走进民居区,会经过一处酷似老教堂的钟楼,塔楼有四层,旁边的住宅区是三层,非常漂亮;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工业基地。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里约热内卢像很多美国大城市一样,分安全富人区和混乱贫民区,我们这次是住在靠近海边的安全区,民居位于几栋摩天大楼的中间,是一个本地人的双层民宅,有一个小院子,夏天非常热,期间大部分室友都离开了,所有也算非常安静。
里约热内卢也是巴西联邦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又被称为巴西联邦的第二首都,拥有全国最大进口港、是全国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中心。背山面水,港湾优良。工业主要有纺织、印刷、汽车等,有七百多家银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马拉卡纳球场。海滨风景优美,为南美洲著名旅游胜地。
里约热内卢曾在马拉卡纳球场举办过1950年巴西世界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两次世界杯。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在马拉卡纳球场开幕,里约热内卢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葡萄牙语城市。
里约有“狂欢节之都”的说话,翌日我们起床时,发现全城百万人空巷,大部分人都走到街道上参加百万人云集的狂欢节了。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巴西著名的狂欢节,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狂欢节以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绚丽、持续时间之长久、场面之壮观雷人而闻名,被誉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狂欢节的主要形式包括体积巨大的花车巡游表演和周围最多可达五千多人的表演方阵,颠覆黄剑博的认知极限。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开幕当天,里约热内卢市的市长在市长官邸会亲手将城门的金钥匙交给被称作“莫莫王”的“狂欢节国王”,象征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正式开始。自此,在长达一周的狂欢节中,整个里约热内卢城都要由“狂欢节国王”“统管”,全体市民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狂欢。
据说“莫莫王”一般在狂欢节开幕前两个月由市民以脚选出,同时产生的还有一名“狂欢节王后”和两名“狂欢节公主”。他们将作为里约热内卢桑巴舞队的领袖参加狂欢节的彩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拥有无限荣誉。交钥匙仪式之前,“莫莫王”还与化装成巴西皇室成员的演员在街上进行马车巡游。这个别出心裁的仪式既是为了纪念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罗一世抵达巴西200周年,也是为了增加狂欢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分享狂欢节开幕的喜悦。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富人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类似意大利的面具节,人们戴上从欧洲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我在纽约也参与过当地的狂欢节,不过因为美国人的生活压力很大,美国的狂欢节是没有办法与巴西媲美的。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六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一百多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上万人,分成几十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很多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都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各校编排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其丰富,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有表现巴西足球的,有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

久负盛名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吸引着大批外国游客,每年约有几百万游客选中这个季节前来这个美丽的城市旅游。
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并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比一年更热闹。桑巴舞、狂欢节同足球一样,已成为巴西的象征。
里约素有“桑巴之都”的美誉。里约狂欢节实际上是每年一次的桑巴舞表演的比赛。里约狂欢节素以华丽、激昂、明亮和节奏超快著称。每个桑巴学校每年都会设定一个主题,所有表演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很多人参观狂欢节其实就是来拍摄巴西妹妹的。作为多民族国家,巴西妹妹的外表多种多样,既有金发碧眼的,也有黑白混血的,还有亚洲人长相的,很多浑身漆黑一团的,可以满足不同变态者的偏好。

巴西妹妹最大的身材特点就是她们硕大的肥臀。大而翘的屁股在巴西被视为女人最性感的体现,很多妹妹会花很多时间在健身房锻炼臀腿。也许是黑人基因的影响,黄剑博也碰到过很多不去健身房,但也有翘臀的混血妹子。


除了肥臀后翘外,不少巴西妹子也胸部“波涛汹涌”,在身体曲线上要远胜俄罗斯妹子。除了热辣的身材,巴西妹妹的穿衣风格也非常大胆奔放。在夏天,经常有妹子穿着胸罩甚至抹胸和短裙就出来逛商场了,偶尔黄剑博还能看到光着上身走在街道上的巴西女人,她们说男女要平等,既然男人可以光着膀子赤裸上身走在街道上,女人也要抛弃乳罩的束缚,勇敢做自己。
巴西式比基尼的布料也非常节省,丁字裤在海滩上非常常见。这样的穿着打扮更加凸显了巴西妹子的前凸后翘的魔鬼身材,当然身材好的巴西妹妹也只占总人口的1%,建议遇到了就要且行且珍惜,毕竟大部分巴西妹妹的身材都是很差的。

就像美国一样,不是所有巴西妹妹都有好身材。在巴西,特别是在黑人和混血人群当中,有大量肥胖的女人,我估计这和美国是一样的原因,即巴西白人普遍更加富裕,因此更可能少吃垃圾食品和多去健身房。相比她们的“魔鬼”身材,巴西妹妹的脸就普遍不怎么“天使”了,不像俄罗斯妹子一样能够经常让人眼前一亮。
但巴西妹子还有另一大优势:由于绝大多数妹子都有南欧或非洲血统,她们皮肤的黑色素远多于东欧和北欧的妹子,因此不容易显老。在巴西,我经常搭讪到长得像25岁但实际35岁的妹子,但在俄罗斯经常是相反的情况,通常俄国女人和阿根廷女人过了30岁之后就衰老速度极快了,俄国女人的美是昙花一现,可能30岁之前还是一枝花,过了35岁就是水桶腰的俄国大妈了。

里约热内卢沉浸在音乐的历史中,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桑巴舞。许多历史学家和专家认为,这种音乐风格起源于 16 世纪及之前抵达里约热内卢的安哥拉和刚果奴隶。在城市的中心,你可以找到桑巴舞悠久而有影响力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处历史遗址。在佩德拉多萨尔,你可以亲眼见证桑巴舞的魔力与活力,并了解其历史。
桑巴是源于巴西巴伊亚的一种舞蹈和音乐类型。它最早根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桑巴。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史料记载,“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
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

桑巴舞最早流行于巴西的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一带,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陆殖民的地方。被贩卖到种植园里和采矿场的黑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以跳这种家乡舞苦中作乐。他们的舞蹈也就逐渐吸收了来自欧洲的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来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当地流行的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渐形成桑巴舞。
20世纪初,是巴伊亚州的妇女们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学校“让人去说闲话”在里约热内卢建立。1932年,巴西举行首次情人节桑巴舞游行观摩比赛,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现代桑巴舞很快就风靡巴西全国。具韵律性与活泼性的桑巴舞通常给比赛带来相当大的兴奋,其重点须有良好的身体平衡性,及在定点舞步和如Z形样式移动的舞步中彼此正确分配运用,大体而言桑巴舞是属于渐进移动的舞蹈。

黑人的舞蹈具有宗教性、文化性的层面意义,因加入了巴西土著及欧式舞步,演变成多族群性的共同舞蹈,尤其所用的敲打式乐器所散发出的豪迈,深深打动人心,而舞蹈的挑逗性与律动性,对巴西占大部分人口的穷人而言,代表着是对现实社会不满足情绪的抒发,是男欢女爱的媒介,也是打发时间的休闲娱乐,更是庆典节日狂欢的工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