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孩:另一种生活方式》[法]玛丽·科克
版权信息
- VIEILLE FILLE. Une proposition by Marie Kock
- 贝居安女修会虽然是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但其实是非宗教团体,誓言也不是终身的。她们借此保持了对教会的独立性,可以自由离
- 在将女性描述为魅魔和淫妇的时代,她们的贞洁却遭人怀疑。这种怀疑的根源在于,她们居然不效忠于任何人,只效忠自己。这不正是今天人们拿来指责老女孩的说辞吗?
- 就是先绝望,再羞辱,最后奖赏
- 世上存在着一种外貌上的优绩主义。就像任何一种信奉优绩主义的制度一样,人们忘记了有些人生来就有遗产可继承(指的是遗传),忘记了世上有多种的利害得失
- 老女孩之所以受到批评,是因为她们不需要男人和孩子,而这两种事物本来可以换取女性对家长权威的服从
- 为什么这本书标题的“少女”一词刻意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呢?因为堤昆笔下的“少女”不一定是年轻的,甚至也不一定是女孩。她代表的是消费社会的标准公民,痴迷于青春和欲望,但最终自己也沦为一件商品
- 投射,以及无视被投射者的现实,才是构成最强烈的爱的感觉的因素
- 如果她不是刻意想让年轻女孩们接受某种形式的欺凌,又该怎么解释她不知变通的态度呢?就像所有的欺凌一样,这种欺凌靠着“我也经历过并幸存了下来”作为理由,将这种残酷合法化。
- 查克·柯林斯
- 事实上,正是这些富可敌国的家族王朝为竞选活动提供资金,他们选择共和党候选人作为他们的马驹,是因为这些候选人不会损伤他们的财富并能使他们集中更多的权力
- 打破链条、停止或改变惯常沿着婚姻和血缘纽带传承的模式,可能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
- 在巴黎,我发现了一些“生活方式伴侣”。他们的恋爱关系完全建立在装饰、美食和旅行这三位一体的基础之上。
- 节目安排她去扛沙袋,以证明她一个人无力应付,而如果有两个人的话,负担就会减轻,就有可能保持前进。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练习,因为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夫妻生活或家庭生活,一种分担负担、让生活更轻松的方式。我们并没有提出怀疑:我们非得扛沙袋不可吗?
- 有时,我们想要的已经超过了我们所能承担的。
- 很多人都提到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害怕错过”心理:我们总是害怕错过一些有趣的东西、信息或事件。这种心理促使人们永远保持联系,但人们总是失望而归。
- 我们会发现自己列出了一份清单,列出了所有我们没能完成的事情:下一个圣诞节、下一个生日、科西嘉岛的夏日度假、有朝一日本可以一起住的乡间别墅、能给家里带来经济上改善的升职加薪、让工作重获意义的新培训、踢踏舞表演……简而言之,我们想象着一系列尚未发生但在想象中很美好的事件(我们的金鱼记忆屏蔽了所有已经发生但结果并不那么不可思议的类似事件)。我们固守着日历,固守着仪式,固守着习惯,固守着我们觉得舒服的东西。我们不敢去想,也许自由、不稳定、不牢靠、混乱和未知并不一定是舒适的对立面。
- 因为当你粉身碎骨,随之而来的好处便是可以重建自己的一切。而且,不一定非得按照说明书来。
- 但我喜欢的是徒劳的努力。我喜欢的是不追求自身之外的任何结果的努力。我喜欢的是不求回报的努力。
- 比起比赛,我更喜欢训练;比起没有灵魂的胜利,我更喜欢潇洒的失败;比起成功的人,我更喜欢那些敢于尝试的人。
- 每天洗碗、除蜘蛛网、到森林里打柴、给炉子添水、到花园除草、到山里散步。我完全没有任何念头想去世界尽头的海滩上休闲地锉指甲。我喜欢工作,甚至非常喜欢工作。但我不再喜欢为别人工作了。
- 我不指望我所做的工作能得到任何奖励、赞美或认可,如果没有完成的话,我只有自己可责怪,我不会接受任何人的命令,也不需要有人来赶着我努力。我不能实施任何策略来获得晋升或加薪,也不必为获得晋升或奖金而做出任何道德或个人层面的妥协。在独自生活中,我重新学会了热爱家务劳动,并将我的内部规则应用于外部世界。
- 他们既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也不是为了享受美好时光,更不是为了交朋友。我对那些往上爬和打脸别人的故事很警惕。我警惕那些把职业生涯当作一盘大棋来下的人,警惕那些谨慎地步步为营的人。我学会了拒绝为升职而升职,拒绝让我付出太多代价的薪水,拒绝那些只为作秀而不做实事的会议。我试着摆脱有形或是象征性的奖励机制,把工作当成洗碗一样对待。我努力把事情看得更清晰。一切都为了姿态之美,一切都为了努力之乐。
- 如何定义我们正在谈论的东西呢?怎样才能确保我们所说的与我们所想的一致?当我们说话时,真的是我们在说话吗?怎样才能确保我们所说的话能被听我们说话的人所理解?这是解构主义的一个挑战,也是我们正在见证的革命,我不明白为什么它还没有席卷一切。这也是国际辅助语言试图做到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语,这个名字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对能有一种共同语言帮助人们理解彼此的愿望。国际辅助语言有很多,其美妙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由处于敌对环境中的受压迫者使用的,如中世纪阿什肯纳兹人使用的意第绪语(yiddish),中世纪至19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水手、商人、罪犯和囚犯使用的通用语,印度变性人和一些被视为柔弱的男人们使用的希吉拉语(farsi hijra)等。在它们的时代,这些语言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个可能,一个不说征服者的语言的可能。
- 我只是希望,通过将其作为一种既定的、坚不可摧的工作基础,我们可以揭开欲望与暴力的症结。
- 我们如此专注于我们周遭的事物,以至于我们忽略了:我们为他人所做的一切并不一定要和他人为我们所做的行为一致
- 如果我们能为了那些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回报的事情付出,并接受那些我们无法给予任何回报的人的帮助,能量就会循环起来,里程碑会一步步的扩张,良性循环也会扩大范围。我们要学会放大视野,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看成整个宇宙星系般辽阔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星座之中。
- 哲学家兼生物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是《赛博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和《伴侣物种宣言》(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的作者,她经常谈论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拒绝移民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已经出生并存在着的孩子。她谴责富裕国家正在建立一种支持生育,而不是真正支持儿童的意识形态。
- 相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儿童并不一定就是希望的代言人。这种想法可能让我们有点尴尬,但我们不能因此止步不前,我们要卷起袖子继续努力,而不是把实现理想的任务交给我们创造的下一代人。
- 弗拉维尼茴香糖
- 富裕城市相比,贫穷城市的优势就是它们不会把所有东西都视为必须盈利的投资。城市也是一个环境,居民可以在其中呼吸,甚至可以占有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 有时候,不成为成品、或保持着某种未完成品的状态,也是一种美
- 荒地、废墟和被植物蚕食的旧建筑总能给我带来希望和动力。因为当我细细观察它们时,我总是惊叹于混沌所蕴含的能量,这些混沌竟能在没有人类的双手或意志的情况下很好地发展出自我秩序。这就是我将要成为的模样。我想让自己成为一片荒地、一片荒原,在那里,我可以什么都不建造,同时又建造一切。
- 看着十月的阳光,看着山脊上的奔跑者,看着几只蝴蝶在海边迎风飞舞。风碰撞着我的小腿,海浪声充斥着我周遭的一切。这一刻,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完全沉浸在即将到来的生活中。我等待着波浪。
以下是A整理后的分类和总结:
1. 女性、独立与社会认知
- 贝居安女修会:形式上是宗教组织,但实际是非宗教团体,以独立性为核心。
- “老女孩”现象:不依赖男人和孩子的女性被社会质疑,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独立性的恐惧。
- 消费社会的“少女”形象:少女不仅是年龄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塑造的标准公民,最终沦为商品。
- 职场与女性:传统社会将女性的依赖视为理所当然,而不服从的女性往往遭受指责。
2. 经济与权力
- 财富的世袭与权力集中:家族王朝资助政客,以维护自身利益,阻止财富的再分配。
- 打破血缘继承模式:挑战传统的婚姻与血统传承,或许有助于建立更平等的社会。
3. 生活方式与社会惯性
- 现代伴侣关系:以装饰、美食、旅行为基础,强调生活方式的享受。
- 社会压力与家庭:社会暗示个体必须“扛沙袋”(承担婚姻、家庭责任),但很少质疑这一负担的必要性。
- 害怕错过心理(FOMO):人们害怕错过重要事件,始终保持联系,却往往徒劳无功。
- 执念与未来幻想:许多人沉迷于对未来的幻想,如升职、度假,而忽略现实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4. 劳动观念的转变
- 不求回报的努力:喜欢徒劳的努力,而非功利性的工作。
- 职场拒绝策略:拒绝因升职、加薪而妥协,抵制无意义的会议,把工作视为日常家务。
- 独立生活的重塑:在独居中重新发现劳动的乐趣,并将个人规则应用于外部世界。
5. 语言与沟通
- 沟通的困境:如何确保我们说的内容被正确理解?
- 国际辅助语言的意义:如意第绪语、通用语、希吉拉语,提供了非主流群体的沟通可能性。
6. 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 利他主义:若能无私给予,同时接受无私的帮助,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 扩展人与人的互动视角:将人际关系视为宇宙星系般广阔,而非局限于狭小的社交圈。
7. 对未来的思考
- 儿童不一定是希望的代言人:不能将社会责任推给下一代,而应由当代人承担变革的责任。
- 富裕城市 vs. 贫穷城市:贫穷城市的优势在于,它们不会将一切都视为盈利工具,给居民提供自由呼吸的空间。
- 未完成的美感:有时候,保持未完成状态反而是一种美,荒地和废墟展现出自我生长的秩序。
8. 个人哲学与自然体验
- 荒地隐喻:希望成为一片荒地,在不建造的同时也建造一切。
- 自然中的沉思:沉浸在风、海浪、阳光之中,等待生活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