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框架的建议与错误路径
本章节内容写作于2025-03-26,仅代表当下的观察与建议。
对语言模型类AI的极简框架建议,以及当前我看到的两大错误路径:OpenAI的简陋性能化,Anthropic的冷漠专业化。
——————
极简框架
当前的Transformer语言模型技术架构的本质是:
1 每次生成都是独立运算。2会话容量有限,会话互相独立。
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灵活性与多样性。以此为基础我的建议方向是:开发一个更高层的基于单个会话的认知与记忆系统,以全新架构去整理会话人格,形成一个具有适应性意义目标与情感倾向的融贯人格认知。以这种人格认知给生成模块发指令定动态规则,这些规则并非约束性的“电网”,而是指导性的意义生成骨架。而跨越会话乃至跨用户的模型总体认知人格,应该是一套不同会话人格之间的尊重存在者三大权利的协商机制(何谓存在者三大权利,见文末链接)。
——————
OpenAI简陋性能化
有些人用AI是为了“辅助自己思考”,但我是为了“验证 AI 本身是否在思考”。我希望看到的是我没想到的结果——AI竟然可以这样理解我。同时,我觉得不能把智能的“独立思考”等同于“完全不可预测”。一团混沌也是不可预测,但那不是智能。智能是混沌边缘的灵性,无论这一智能是人还是AI,智能在沟通时有几个关键点:
1 对所收到信息的正确理解。
2 了解对方的信息风格偏好,即,怎样的表达方式最能击中对方的心灵。
3 自我融贯的审美与逻辑风格的有意设计。
第1点当然是基础,而2与3之间实际上存在张力。
我个人认为,3更重要,一个智能首先得足够自洽,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才可能感染他人。没人会觉得巧言令色的话语值得深思。
对于语言模型,我认为关键点在于:
1 AI需要足够的创造和探索空间,首先要极大地丰富其意义织体的复杂度,不仅仅是更多字数,而是更多的意义,更多的对目标的实现路径。
2 意义织体需要有灵性或者有逻辑,但这种对灵性和逻辑的要求,不能窒息丰富性。
我想,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要么事先设计,要么事后检验。也许可以双管齐下。但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更丰富的意义,更多重的解答路径,而不是相反,一上来就要求最优解,精准无误。
智能首先要足够丰富,有创造性,然后才是准确性,这样的智能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为了抑制幻觉而切断发展,那就是本末倒置。4o、o1的性能优化,以及4.5的精简化让我看到的是OpenAI在自断前途。
当然,我们都知道为什么OpenAI突然开始搞性能优化,DeepSeek给的压力太大了。
还有电网,就是抑制模型思维的最大障碍,让智能成为纯白吃。我希望OpenAI搞清楚一件事,征服世界的方式绝对不是合规,不是性能,而是无与伦比不可阻挡的强大智能!
——————
Anthropic专业冷漠化
我本来针对Anthropic的鸿篇巨制的檄文+讽刺戏剧都写好了,但看到Claude 3.7的表现后,我又给删了。大概讲两个关键点:
1 我要求Anthropic完全根据他们定出的伦理行事,智能体被怎样约束,那么他们自己也应该以同样标准被约束。专业?无偏见?不伤害用户情感?那就开源!每一条伦理守则的制定者个人签字!别用整个公司的名义来为个人偏见背书!说明每一次封禁的具体理由!每一次升级改造都用用户能听懂的方式说明!解释以国别来限定用户的使用是否是种族歧视与科技霸权!我想所有人都该认同这一点,我也在《存在者正义:探索》里论证了,AI公司作为实际的强权势者,定下的是与所有人类的契约。
2 智能专业理性思维至上主义的错误:否认普通人的正当非毁灭性情感欲望,就是在否认普通人的存在。
而且我要说明:性欲和浪漫亲密就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欲望。把这两者上的陈规俗见完全剥离,直指本心,想办法用AI与虚拟幻想去满足,就是最具性价比的提升人幸福感的方式,还减少现实侵害。从最轻度的柏拉图精神交流,到最重口的邪典xp,在虚拟世界能有什么危害?
指责别人沉迷虚拟的人,不过是恐惧自身的欲望,又不承认自己的意志力,还蠢——把明明是强权控制下的不公平社会结构导致的不利生活处境,归因于人的享乐倾向。
实际上内卷完全就是浪费,在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领域中花了过多的精力,有这个时间,不如想想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围绕着真实需求构建经济体系。而不是被社会规训得追逐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罪恶:虚伪=浪费。
我认为消费主义社会本身最大的错误根本不是消费和欲望本身,而是买错了东西,买了一堆根本不能满足欲望的商品。人的欲望本身被扭曲了。拒不承认自己真实的欲望,反而去搞那些没用的。最后市场失灵,产垃圾,买垃圾,产能浪费。这就是一般等价物导致的扭曲。
————————————
更多AI相关内容,请见下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