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发育史
和我妈打完电话之后可以彻底确定自己有ADHD了,不需要去医院诊断,第一是因为症状实在太过贴切,第二是因为诊费太贵(......)。所以在此记录一下自己的ADHD轨迹,从小到大的症状,以及被影响到的生活。
- 童年时期:小动作多(抖腿,抠手指),不听话,憋尿,丢三落四,让家长和老师头疼。有挑战的内容完成起来没问题,反而粗心犯错更多。比如加减乘除混淆,2写成7,粗心的小错误难以改正,会屡挫屡犯。热爱阅读,但是一目十行。没耐心,考试比别人早交卷,写字阅读都比peer快,但是容易犯弱智错误。
- 青年时期:偏科,一门课学的好不好和自己兴趣与否,老师讲的有没有意思成明显正相关。不被老师喜欢,被评价多为:聪明但是不学;没个女孩样子。不遵守规则,没有集体意识。高四一年第一次出现可追溯的hyperfocus症状,具体表现为:专注的时候专注到吓人,并且忽视外部环境,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且被打断会非常暴躁。hyperfocus带来的好处是:成绩大幅提升,一年学了高中三年的内容,高考成绩提高了150多分。带来的坏处是:劳心的脑力劳动让自己的身体被透支,高四一年间每个月发烧一次,并且每次都必须打点滴才能恢复。一年中真的发烧了12次,高考前不久都是在输液中度过的。
- 成年后: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特征仍然伴随着自己,但是我更擅长用社会化行为掩饰住。比如我因为粗心犯错很多,所以我早已养成习惯,完成一件事会检查至少3次。在多年工作和重回校园后发现的:自己在和人说话的时候难以保持专注,如果对方说话时间超过30秒自己就会跑神。同理,老师讲课,或者看视频自己也会跑神。我的注意力往往出于两级状态:hyper or zero。要么是自己兴趣缺缺的内容,平均每30秒跑神一次;要么hyperfocus,一专注起来就忘乎所以。
因为自己有能力专注,并且会在专注过程中收获很多。所以过去我从未怀疑自己和ADHD能有任何关系。直到上周五和Shane聊天的时候我开玩笑说刷到ASD+ADHD症状的帖子,自己很多症状符合,怀疑自己有可能是。他的反应不是我在开玩笑,而是说确实有时候我的反应会让他觉得确实有这个可能。我刨根问底之后他才说,我在专注的时候被人打扰,不耐烦的程度超出常人。对光线/声音过度敏感。这些都是ASD/ADHD的症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有可能是。回家之后就开始做了大量的research,并且询问家人/朋友对我的感知,经过和我妈确认后,才彻底确定自己是ADHD。我妈和我的症状(健忘,丢三落四,注意力处于两极,爱打断别人说话)都是如出一辙的。很明显这是遗传的行为。
这件事对我真的很重要,解释了很多行为,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关键的是,从18岁起我就被自己容易发烧这件事困扰:我以为是自己身体弱,甚至一度考虑过要去割掉扁桃体。但是身体亮红灯其实是表征,更深层的原因是ADHD一直在影响我的生活。我尝到hyperfocus的甜头后,更加依赖和滥用自己的这个特点。拖延更加心安理得,总是依赖最后的爆发力去通过考试/完成工作/取得实际进展。但是这样的爆发力不是可持续的,而且长期这样是竭泽而渔的状态。这是我总是发烧的根本原因。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马上调整了状态,单次学习和专注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到时间了就强制自己合上电脑去休息,和小狗玩玩,去室外晒晒太阳等等。自从我停止hyperfocus之后,我的身体状态一下子好了特别多,再也没有那种一口气上不来,心脏下坠的感觉了。只要自己接下来慢慢改正专注习惯,身体会从根本上更加好转,我也可以更好地balance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对我真的很重要,所以记下来,作为一个观察和优化。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28225800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