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有用」= 匮乏感发作|我再也不把酒店小样带回家了
今天,扔掉了一个从酒店带回来的小瓶护发素。

一直都想给家里彻底的断舍离一次,想到工作量比较大,又迟迟不愿意开始。昨天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断舍离一件物品,这样做起来没什么压力,长期下来也能减少不少物品。
我现在的做事方法,已经不求一次性做完,也不求完美,尽量不多想,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人如果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抗拒,很难开始行动。比如定跑步计划,如果定一个一周五天,每次五公里的计划,就很容易放弃。如果遇上哪天有事不能跑,这周的五天计划完不成了,后面的日子都丧失了跑步动力。
先定一个小目标,只要空气好的时候,就出去跑,跑量也不提前计划,看当天的身体状态,总之就是先穿上跑鞋来到公园里,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洗了满满一洗衣机的衣服时,想到要把这些衣服全都晾起来就开始抗拒,我就告诉自己,没事儿,一件一件地晾,不想晾了就歇歇,反正也不着急。昨天我还剩了几件衣服在洗衣机里,不想晾了,就躺下睡觉。
总之是从最小的动作开始做,也不要求一次性做完,会更容易开始行动。
说回我断舍离的这瓶护发素。
其实它已经在我家的浴室里放了很久了,是我去年住酒店带回来的。不只带了这瓶护发素,和它成套的洗发水、沐浴露都带回来了。当时想着回家也能用,或者下次外出的时候带着方便,然而现实是,我家里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用不完,根本想不起来用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好用。
这瓶护发素也引发了我对自己的认识:这种从酒店往回带东西——不限于洗漱用品、一次性拖鞋、马桶套等——的行为,本质上还是基于匮乏感。
觉得回来还能用得上,不带回来就亏了。事实是带回来从来不用,或者八百年才遇上一次能用到的场合,在家里积灰。
每次看到它,心里都不痛快,扔了又觉得浪费,就一直在那里放着。之所以想要断舍离,也是因为家里有不少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它们无法再为家的空间带来好的能量。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中说,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物品。用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家里要扔的东西不少。
其实和同龄人比起来,我的物品不算多。每次搬家我都会问搬家师傅,我的东西算多的吗?每个搬家师傅都说不算多。
就在这「不算多」的物品中,我知道依旧有很多,是可以扔掉的。每次扔掉一件穿旧了的鞋子,不再喜欢了的衣服,仿佛心都跟着清空了一点,呼吸都顺畅起来,有更多的新鲜感等待进入。
有意思的是,我关注的极简小组里,时不时就有人说,想把老公断舍离掉,想来也是用「怦然心动」的标准看待物品时间久了,看老公也觉得不太符合标准了

。
扔掉的物品,已经发挥了它的价值,如果每次看到和使用的时候,都不再有愉悦的感觉,那就是时候扔掉了。你对物品的感觉,物品能感受到,它们散发出幽怨的气息,在你的衣橱里、书桌上,拉低了空间和人的能量。
怀着感恩的心情,放它们走。
这瓶护发素,已经发挥了它的价值。它带给我的经验是,不要再从酒店拿一次性用品、小样回来。不要再基于匮乏感而行动。
每件物品,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它们在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断舍离中,让那些符合现在自己的物品留下,让那些代表着旧自我的东西离开。
在更新中,空间的能量得到净化,人身处于自己频率共振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加持。
好了,写到这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整理房间。
那就下周见吧~🪐


乱弹阿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果要等别人改变了你才能幸福,那你会一直等待下去 (1人喜欢)
- 我想陪你走一段「遇见真我」的路|阿琳的全新疗愈形式产品 (3人喜欢)
- 别人怎么看你,重要吗? (7人喜欢)
- 小时候怕父母,长大了怕领导|人与人之间,不该有「怕」 (2人喜欢)
- 「我也想要自由,但不上班怎么吃饭」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