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标:茶的100个名字,以及由来(中)
在上一篇,陆标简单介绍茶的名号以及由来。文章发布后,阅读量和转发量不是很好,可能茶人并不喜欢看这类科普性的内容。断更是不可能断更的陆标以传承中国茶文化为己任,就会持续有力地推行下去。今天我们继续看,茶叶那些雅得不像话的名号,以及背后的小故事。

月圆团饼茶的喻称。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将月亮比作“白玉盘”,而更多诗人将团饼茶比作“月团”。 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宋代王禹偁《恩赐龙风茶》:“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宋代秦韬玉《采茶歌》:“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

甘露 茶的赞称,出自《宋录》。 刘宋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说是道人,昙济其实是僧人,因为北魏之前,僧侣被称为“道士”。昙济用茶招待他们,豫章王品过后,赞叹:这是甘露啊,怎么是茶呢?

瑞草魁 茶的赞称,出自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魁,有第一的意思。
金饼 对团茶、饼茶的雅称。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嘉木 茶树的赞称,出自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旗茶初展的叶芽。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 茶枪未展的茶嫩叶。 草中英 出自五代郑邀《茶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苦口师 茶的别称,出自五代皮光业。 皮光业是诗人皮日休之子,很喜欢喝茶。有一次,表亲请他来尝新生的柑橘,并设宴款待。是日,宴席很丰盛,来的名人也很多。 皮光业入席,不看尊罍中的酒,却急着喝茶。表亲只好给他奉上一瓯茶,皮光业乘兴题诗“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席间众人笑着说,这师固然清高,却没有办法疗饥(填饱肚子)。 蝉翼 极薄极嫩的茶叶,因叶薄如蝉翼而闻名。 片甲 薄嫩芽叶相抱如片甲。很形象的描述。

鸟嘴 嫩芽,形似鸟嘴。 麦颗 嫩芽细嫩,宛如麦颗(麦粒)。 斗 出自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茶中最好的叫做斗,其次是亚斗。 也指制茶工艺。采新年第一批茶芽,试着制作,第一次做成的叫斗,第二天做成的叫亚斗。 水豹囊 茶的别称,出自宋代陶谷《清异录》。豹皮囊,是风神呼吸的器具。煮茶来喝,可以涤荡烦忧,令人清爽,像水做的豹囊。

不夜侯 茶的别称,出自胡峤《飞龙涧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余甘氏 出自上面那句诗。 冷面草 茶的别称,出自符昭远。符昭远是符存审之孙,曾任御史一职。他不爱喝茶,与同僚会茶时,感叹:茶面目严冷,没有和美之态,可以称得上“冷面草”。

苍壁 也叫苍龙壁,是宋代“龙团”贡茶的别称。 香乳 茶汤的称呼,唐宋任饮茶以茶汤沫多为佳,沫白如乳,当是好茶。 离乡草 茶的俗称。清道光末年,广东一代的茶商在湖北江西一带大量收购红茶销往外国,因此那里四面山上都种茶。 当地人以种茶制茶为生。红茶不用火炒,而用炭烘,熏得茶香四溢。《崇安县志》记载:茶出山则香,所以叫离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