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binder译文】情节结构与戏剧性张力的艺术

情节结构是电影创作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剧本和电影能否抓住观众的心。一个出色的情节结构能让观众沉浸其中,保持兴致盎然,甚至忘记翻看手机或切换频道。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观众的注意力稍纵即逝,因此,掌握情节结构的精髓显得尤为重要。而最扣人心弦的情节结构,往往离不开戏剧性张力的巧妙运用。通过以下四种简单却有力的工具,你可以让故事更具吸引力,让观众欲罢不能。
什么是情节?
情节是作家为讲述故事而精心设计的事件序列,这是情节结构最本质的定义。写作的艺术,往往体现在如何将这些相互关联的事件排列得当、引人入胜。因此,理解情节结构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回答:“故事里发生了什么?这些事件又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故事的核心是一个角色的自我发现之旅。但这只是故事的主题,而非情节本身。情节更具体,比如:“一个角色丢了工作,经历了离婚,离开故乡,最终独自在森林中生活……”这些具体的事件构成了情节的骨架,引导观众去思考角色的成长与变化。而要让这些事件真正吸引人,关键在于融入戏剧性张力。
情节的经典元素
情节结构的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提出,一个故事(当时指戏剧)应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一基本原则沿用至今。后来,古斯塔夫·弗赖塔格(Gustav Freytag)进一步发展了五幕结构,包括:开端、上升行动、高潮、下降行动和结局。
- 开端:故事的引言,介绍背景和主要角色。
- 上升行动:逐步积累角色间的冲突和故事的赌注(stakes)。
- 高潮:故事的转折点,冲突达到顶峰。
- 下降行动:高潮后的冲突逐渐缓解。
- 结局:收尾,解答悬念,完成故事。
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有助于搭建故事框架,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它们相互配合,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
掌握戏剧性张力的四种工具
要让观众全神贯注,你需要通过情节引导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好奇。以下四种工具能有效增强戏剧性张力,让你的故事更具感染力。
1. 预示(Telegraphing)
预示是指在故事中提前埋下伏笔,暗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主角在开场与妻子约定了一次会面。这一简单的安排不仅揭示了角色的家庭背景,还在观众心中种下期待:这次会面会如何展开?是顺利进行,还是横生枝节?这种微妙的期待感能悄然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预示未必涉及重大事件,但它能引导观众思考未来的可能性,成为情节结构中一个低调却有力的工具。
2. 悬念(Dangling Cause)
悬念是一种更直接的期待,通常围绕一个未解之谜或未完成的行为展开。比如,角色发誓要向未婚妻求婚,观众自然会好奇:他什么时候求婚?她会答应吗?在经典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决定前往沙漠探险,而朋友的警告为这一决定蒙上阴影,让观众既期待又担忧其后果。
悬念通过设置具体的期待推动情节发展。你可以进一步通过颠覆这些期待(如求婚失败或探险遇险),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3. 戏剧性反讽(Dramatic Irony)
戏剧性反讽通过让观众掌握角色未知的信息,制造强烈的张力。例如,在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中,观众提前得知女主角是反派,而男主角却浑然不觉。这种信息不对称让观众为男主角的处境捏一把汗,急于看到真相暴露的那一刻。
在喜剧中,戏剧性反讽同样大放异彩。比如在《我为玛丽狂》中,警察审问本·斯蒂勒时,他以为话题是搭便车的人,而观众知道警方实际在调查一个杀人犯。这种误解既幽默又紧张,让观众期待误会揭开的瞬间。
4. 戏剧性张力(Dramatic Tension)
戏剧性张力是故事的核心驱动力,其本质是:“一个角色极度渴望某样东西,却难以获得。”这种渴望与障碍之间的冲突,贯穿每个场景、每个幕乃至整个故事。每一个情节转折(beat)都是角色追求目标、遭遇阻碍并寻找出路的过程。
在情节结构中,第一幕确立角色的目标,第二幕展示障碍,第三幕带来解决方案。这种结构让观众始终关注角色的奋斗,期待最终的结局。
戏剧性写作的三个阶段:灵感、工艺与哲学
在构建情节时,你可以将故事的三个幕视为三个创作阶段:
- 第一幕:灵感 第一幕通常源于你的创作灵感,是故事的起点。一个精彩的开场能点燃观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你创作时的热情。
- 第二幕:工艺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展现角色为实现目标而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这里,戏剧性张力至关重要,观众通过角色的挣扎,感受到故事的深度与魅力。
- 第三幕:哲学 第三幕不仅是故事的收尾,更是对意义的升华。它回答了“这个故事为何值得讲述?”的问题,揭示深层主题。例如,《黑暗骑士》的结局通过蝙蝠侠的牺牲,探讨了英雄主义与道德的复杂性。
情节结构是电影创作的基石,而戏剧性张力则是让故事生动、引人入胜的灵魂。熟练运用预示、悬念、戏剧性反讽和戏剧性张力,你就能让观众沉浸其中,忘记时间与干扰。一个成功的情节不仅能讲好故事,还能在结束时留下余韵,让观众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