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宿州散记(35):突然间念想,蕲县镇的十姑娘(10位姑娘)
1、
这几年,只要一回老家,村里人碰见我,多会逗我说:“你是个百万富翁了。”
“百万负翁差不多。”我苦笑着回应。
虽然这对话意在调侃,但如果仔细算算,还真有点差不离。
因为我有两个儿子。
如果要完成他们的婚姻大事,按照时下的行情,一般一个孩子都要一套房、一辆车、至少10万上下的彩礼、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开支,怎么也要50万左右。两个孩子可不就是100万!
很多事情都经不起算计,越算头越大,越算越害怕。
记得母亲给我说过,她和父亲那年代,只要彼此相中了,有个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走到一起过日子了。那时候讲究得是人,没那么多物质条件。
记得我和妻子那会儿,从相亲到成婚,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万把块钱的花费。
怎么现在找个对象,行情这么膨胀,而且我听说很多痴男怨女都因此被棒打鸳鸯。

2、
其实,
膨胀的还不只是“对象双方”。
去年在宿州老家的一个婚礼上,李济安创业见到一位邻村的、当地非常知名的媒婆。她容光焕发地说,这门亲事就是她给介绍成功的。明天她还要去山东曹县给人搭桥。
我抬举她:“你现在业务越做越大了,说媒都说到山东去了。”
她颇受用,向我解释:“这个头绪是在抖音上联系的,相亲最终还是得走到线下家里见面才容易成功。”
我更吃惊了:一者,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她仍然操持着旧业。
第二,她将最初的“乐趣”变成了“生意”,从一个简单的媒婆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婚介创业者。
其三,虽然她的年纪比我还要大,但什么时尚她都没有落下。现在居然玩起了抖音视频,开始跨省行动了。
我没好意思问她现在的收费,酒席上的知情者向我透露:“她现在一单最少要收一两千块钱。”
我又是一惊:当年的报酬不过就是在一起吃几顿大餐,再送她些烟酒礼品罢了。现在真的是真金白银见阵仗了。
看来,婚姻水涨船高,媒婆的身价也跟着往上飘,这之间也是一条经营生态价值链。
3、
思前想后,我这个“百万富翁”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老家宿州有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种不好地一季子,找不着好对象一辈子。”意思是找对象找的是人,找的不是东西。东西丢了、坏了可以再置办,对象没找好,那耽误的就是一辈子,后悔不迭。
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主要瞄准的都是钱财,而不是人了呢?
千百年来说好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怎么轻易地就改弦易辙了呢?
突然间,我很念想,
蕲县镇的十姑娘。

1983年,宿县蕲县区徐桥乡(注:沿用旧称)的徐芳等十位女青年,不愿做封建买卖婚姻的牺牲品,她们大胆冲破陈规陋习,经过商议联名向安徽全省青年发出“订婚不要彩礼,结婚不要大办”的倡议书。
当时,她们的行动在宿县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十姑娘”以后也就成了一个固定组织,出嫁一个,再递补一个,始终保持十个。
此时此刻,
我很想问一问:
40多年过去了,十姑娘,您们应该都还健在吧!您们前赴后继的那个组织还青春洋溢吗?
…………
40多年过去了,您们的精神依然感动着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而不是天下有钱人才成眷属。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营销终生研究者,主导策划《创业一招鲜》自媒体公众号、《新奇特创业项目大全》电子刊,全网精准创业粉丝6万余众。
擅长三项营销咨询业务:1、创业史记(为中小创业者“立传”)。2、广告口号研究(一句话促进销售)。3、新产品创意(就是创造出更好的生意)。
您若有相关需求,或在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精深见解,都欢迎与我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