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镜一样美轮美奂的场景烘托(小说&广播剧碎玉投珠
一篇可登大雅之堂的优美文章,一份旷日持久的余音绕梁,包含云淡风轻的幽默,蕴藏世俗妙趣的智慧,时时刻刻沁人心脾。
北京城好像特有的美食器皿,用铜锅涮羊肉火锅,我想到了《觉醒年代》里他们一边商量事情一边涮火锅的场景了。冬天的北京城,穿着毛绒的大衣或者羽绒,进屋脱下外套,火锅暖胃更暖心。
师母在厨房忙摆弄碗筷走来走去的影影绰绰的身影,野猫在院子里窜来窜去,池塘中的一池子锦鲤,后来被发疯(情)的丁汉白喂撑死了一只。
慎语初来乍到随身携带的三个沉沉的古旧的装满宝贝的木箱子。
夏天的柳条秋天的梧桐,桑拿房的冰镇汽水,火车上的日落,内蒙大草原的雪,景致惬意,赏味无限。
两个传奇人物:“鬼眼”张斯年和“鬼手”梁鹤乘。六指梁临终前,瞎眼张摔碎那些古玩的清脆声音。
这一幕幕场景,见证着玫瑰先生和赠月少年风花雪月的爱情,我看的心花怒放,听得心神荡漾。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前慢,二八横杠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慢慢骑,后座坐着喜欢的人,抱着爱人人的腰穿行于市井街道,光是想象都觉得浪漫。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许,用不到一年的时光,从柳絮飘飞的春日到另一个园池偷换春光,一年岁月在如今的四合院文章的三跨院展开。








“古有才子执书望月,今有他丁汉白挑灯涉/黄。”
永远喜欢碎玉投珠,我也很喜欢因为碎玉投珠认识的朋友们 。
“可贵的是,小说尤其肯在细处做文章,总能将那人与人之间的诸般惺惺相惜,都丝丝缕缕地编织进画笔刀尖之上,你来我往的比拼较量:南红珠上灵光一闪,惹来画像石前锋芒尽出,芙蓉石掩了芙蓉面,鸡血印才凝出赤诚一片肝胆相照。到最后,你结珍珠扣,我雕白玉佩,器物后面隐着人物,刀法之中皆是缘法。往来行止,无一 处不自在风流,言谈之间,也常有机锋迭出。这落笔处的细密心思、遣词造句间的水磨工夫,就极难得,是苏式点心的技法,精致考究、应时而为。
碎玉小甜饼,是如山如海的玉石摆件,是影影绰绰的古玩江湖,和那江湖里的风流人物与风流云散。再尝 一 口,咂摸出悠的甜味儿,却是汉白玉佩珍珠扣,与尔同销万古愁。 ”
四月的北京春暖花开时,柳絮纷飞,飘飘扬扬落满大街,我匆匆一度,短暂停留。
随机订的酒店阴差阳错地就在南锣鼓巷景区,告别了预想的高楼大厦,低矮的楼房里腾出不算逼仄的空间落脚,进门时感到小惊喜,比预期好太多啦。
放了行李去鼓楼街附近觅食,也是随机进去的店铺,第一顿蟹黄面色香味差点儿味道,但图片很是吸引人,性价比不高,纯粹当个新鲜体验,也不失为雅趣。
路边是于我而言名字无比熟悉,实际又很陌生的一些食物,比如—— 驴打滚 糖葫芦 炸酱面 这些都出现过在碎玉里的东西变得很近很近,变得很亲切。
路边的柳枝新生翠绿,我总是想到汉白接慎语放学骑着自行车逗小南蛮子的场景,八十年代的岁月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早已截然不同,那时候慎语还在为开通的地铁三号线体验而心花怒放,今天北京地铁已经开通到19号线了,然而我就是觉得此刻我离他们很近,我感到无比满足与一丝窃喜。
晚上又是非常随机吃到了我心念已久的铜锅涮肉火锅🥘,分量特别大,口味也不差,还有一道凉拌菜是丁汉白吃炸酱面添加的名叫『心里美』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萝卜丝儿,我吃下去也觉得心里美滋滋,大概因为心境太好了,运气太好了,一些歪打正着让我本次进京体验一百分💯。
这里的小胡同小巷子有岁月的痕迹,时光的印记,鼓楼人来人往,或许今天天气特别好,或许真的是我今天遇到的一切食物特别好。
我感觉我和我最喜欢的cp身处在同一座城,跨越时间与他们同频。
汉白慎语,如今科技发展,玫瑰每天都有花期,而我每天都很想念你们呀!
本来我还想去看看令民国小可爱沈若臻热泪盈眶的升旗仪式,但我了解到这其中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得到的结果之后就果断放弃了,二十一世纪的我没有民国人那么热血,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毕竟小沈有明章和专属司机陪同,你俩个子还高,看升旗毫无障碍。
但我可以再次拜读沈若臻盖章的书信,明章见信展,我已抵达北京。 当我身在北京再读这一段,我心软软。
如果没有这些直击我心灵的作品润泽我的精神,北京于我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大城市我只需匆匆路过或者短暂停留。
但是因为北南老师创造出来这些角色成为了鲜活生动的生命,他们或是生活在这里,或是在这里短暂经历一些事情,被我记住了喜欢了,于是这座城市也因此变得有了具象的意义。感谢作者,感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