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本章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他对两种剩余价值的理解,并分别阐述其前提。马克思认为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是劳动对资本现实的隶属(我理解的这里的隶属是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隶属品);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需劳动对资本形式的隶属(这里的隶属指的是只要存在雇佣或者说剥削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完全以劳动日的大小为转移;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会彻底对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的配置,行使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