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方式:个体对群体
前面谈了天空中的熵和建在土壤上的房子。现在就要把镜头缩小,看看房子里面的人是怎么运行的。理论上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只负责传递和执行命令。这种情况,治众如治寡,团队反应快,行动灵活,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但是,董事长一旦决策出错,随便一粒尘埃落到下面,都是千斤重锤。如果自己没有醒悟,又没人敢出来制止,盲目自信,容易一错再错,后果可想而知。另一种极端情况,大家一起开会商量,说透辩透,少数服从多数做决策。这种情况需要时间,反应速度就慢。如果客户急需什么东西,要1个小时内给他,而开会就要一个小时,如果再要层层走审批,那客户肯定就丢了。而且真理有时也在少数人手里,不一定多数就正确,还是要靠实际结果检验。当然实际情况,往往兼而有之,只是程度不同,不会这么极端。
那实际情况应该怎么选?假设一个诸葛亮和三个臭皮匠组了一个团队。如果三个臭皮匠顶的上诸葛亮,客户又不急,那诸葛亮可以和三个臭皮匠开会把事情讨论透,然后按程序走,最后做决策,犯错的概率小一些。如果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那不管客户急不急,诸葛亮一个人做决策,诸葛亮犯了错那也没办法。如果三个臭皮匠顶得上诸葛亮,但客户很急,没有时间讨论走程序,那就要在决策正确和决策迅速之间取舍了。当然诸葛亮也可以打电话从外面找帮手或者找deepseek帮他下决断。
上面讨论了团队决策的正确性和反应速度。其实还有一个稳定性。个体决策如果犯了大错,个人承担所有责任,可能就要被处分了。群体犯错,群体承担责任,稳定性更强一点。
团队是个体说了算还是群体说了算,其实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理想的情况,个体一直比群体有智慧,又遵守规则不触发熵增,那团队既正确又灵活还稳定。但这对个体要求太高了,这个人既要非常聪明,不能犯错误,或者犯了错能及时反应纠正,不造成大的影响,还要能控制自己不挑战规则,而且要长期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力体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时间内,这样的个体可能存在,并使得团队非常有竞争力,但长期看,团队风险很大。群体决策稳定性强,但反应慢,至于正确性,只能说概率上,犯错小一些,不代表一定正确,这概率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