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电影择校,先看一下这篇

择校,可能是同学们在下定决心备考后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选择甚至大于努力,选择到适配你的院校,或许会让备考之路事半功倍!
PART 01 择校,我们在择什么?
(1)择校的本质是什么?
择校,是个人需求、个人能力与院校资源的最优匹配(平衡点),我们既需要明确个人需求,考量个人能力,也需要尽可能多得掌握院校相关信息,具体来说:
- 个人需求:你想要什么?你想通过读研得到什么?
- 个人能力:你的知识基础如何?你的学习能力如何?你有多少备考时间和精力?
- 院校资源:不仅包括学校本身的资源,也包括学校所在城市/地域的资源。
(2)择校的几点误区
- 我想要好考的/一考就上的学校 考研是有风险的,低风险往往意味着低收益;
- 我同学都考XX学校,那我也考 不要从众,为自己择校,考虑自身需求和能力;
- 小红书/微博/老师学长姐说XX学校好,我就考 注意辨别信息真伪、可信度、多方验证;
- XX学校参考书少/招生人数多/分数线低,我就去考 单一因素可能有误导性,需综合考量;
- ……
面对繁杂的信息,我们该如何逐步筛选院校,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呢?
PART 02 择校三大步骤
01. 明确自己考研的目标
(1)理性系
择校无疑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我们需要厘清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是将来想要读博深造、考公考编进体制、进入电影行业,还是拥有硕士学历,好找工作,又或是想去一个更好的学校/城市……
(2)感性系
在理性的抉择之外,感性或许也是考研择校的一大驱动力,是喜欢电影,想学电影、家里人的要求、又或者是大家都在考研,我也想考,还是想晚点就业……
但无论理性还是感性,都指向了考研的最终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影响着我们对于院校的选择,指引我们踏上这条备考之路,也是我们坚持的初心和信念!
02. 收集、整理院校信息
在明确自己要考研,以及逐渐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着手收集、整理院校信息了。这些信息包括电影考研有哪些学校,了解学硕、专硕的区别等等基础信息。
在电影招生院校方面,我们首创了以“艺术、985、211、双非”划分的方法。统计下来,全国一共有70所电影类招生院校,其中15所艺术类院校、9所985院校、14所211院校、32所双非院校。

03. 缩小范围、确定院校
在收集、整理院校信息的过程中,结合我们考研的出发点和目的,将目标锁定在几所学校之间,横、纵对比,确定最终目标。
接下来,我们把整理出来的电影考研择校八大因素,一一为大家解读!
PART 03 择校八大因素
01. 院校排名:艺术院校/综合院校
(1)艺术院校
艺术院校的排名标准与综合类院校不同,不能以985/211等分类,也不能参考软科、QS、校友会、武书连等排名。
从戏影考研角度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梯队——
- 第一梯队: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资料馆;
- 第二梯队: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
当然,此分类仅为大致分类,并不权威,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分类标准。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也是211院校,但是相较于其他综合类院校,它的艺术特质还是更为突出,故放在这里。此外,中传自21级招生改革,初试也不考电影相关内容,考人文社科基础和主题写作。
(2)综合院校
关于中国大学的排行榜很多,此处我们仅罗列2023年软科版,其它版本在网上也能轻松检索到,仅供参考——
- 1-100名:北京大学(2)、南京大学(6)、武汉大学(9)、中山大学(11)、 中国人民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19)、厦门大学(24)、华东师范大学(31)、重庆大学(34)、上海大学(48)、暨南大学(50)、东北师范大学(53)、南京师范大学(58)、西北大学(65)、陕西师范大学(67)、深圳大学(68)、西南大学(72)、扬州大学(81)、湖南师范大学(87)、福建师范大学(95)、广州大学(97)、浙江师范大学(100)
- 100-200名:山东师范大学(105)、上海师范大学(111)、海南大学(118)、江西师范大学(1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2)、昆明理工大学(124)、江苏师范大学(125)、辽宁大学(127)、)杭州师范大学(129) 、 河北大学(130)、陕西科技大学(131)、安徽师范大学(132)、天津师范大学(148)、天津工业大学(157)、曲阜师范大学(170)、西北师范大学(177)、辽宁师范大学(181)、青岛科技大学(182)、云南师范大学(189)、四川师范大学(196)
- 200名+:、哈尔滨师范大学(214)、河北科技大学(241)、山西师范大学(251)、内蒙古师范大学(253)、湖南工业大学(264)、厦门理工学院(261)
关于以上排名,需要补充说明以下几点:(1)中国高校众多,排名版本也非常多,各个排名都仅供参考;(2)虽然现在都说“双一流”,但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985/211”的说法,依然会是更有分量的标签,毕竟这是大众更为熟知的说法;(3)除了排名,认可度是至关重要的点,有的院校可能全国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是在当地(地区、省、市)认可度高,如果留当地发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02. 学科排名
除了学校排名,学科专业排名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这里主要有两个可供参考的排名:
(1)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估(第四轮)

(2)软科·戏剧与影视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23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两个排名都仅供参考,如南京大学并未出现在教育部学科评估里,却在软科的排名中常年位列前三;电影资料馆、艺术研究院两所科研机构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排名里,但实力却很强;等等。
03. 真题
真题是比参考书目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判断工具,所以,我们强调真题,而没有把参考书目单独拿出来。
从真题出发,可以判断院校的考试内容、出题风格、难易程度,再以参考书目为对照,看考试内容是不是都在参考书目范围里,及时补充复习内容。
通过分析全国主要电影招生院校的真题,我们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出题组合方式(通常涉及电影、艺概、戏剧、广电4个板块):
1. 以考察电影为主
- 中国电影资料馆(专硕、学硕;学硕专一有少量艺概)
- 上海戏剧学院(专硕、学硕;专一有少量广电)
- 南京艺术学院(学硕)
- 中国美术学院(专硕、学硕 )
- 云南艺术学院(专硕)
- 广西艺术学院(专硕)
- 重庆大学(专硕、学硕,专一有少量广电)
- 中山大学(专硕)
- 上海大学(专硕)
- 苏州大学(专硕,专二有播音方向题目)
- 暨南大学(专硕)
- 西南大学(专硕)
- 海南大学(专硕)
- 上海师范大学(专硕,专一有部分广电)
- 湖南工业大学(专硕)
- ……
举个 ,从上海大学专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主要考察电影艺术导论、电影史、电影产业热点方面的知识,专二则为电影剧作的考察:

2. “电影+1”(即除电影外还有其他一门科目考察)
(1)电影+艺概
- 北京电影学院(专硕、学硕)
-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硕)
- 北京大学(专硕)
- 南京师范大学(学硕)
- 西北大学(学硕)
- 西南大学(学硕)
-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 杭州师范大学(学硕、专硕,专二学硕还考部分戏剧,专硕专二电影、广电两个方向)
- 山东师范大学(专硕、学硕)
- 湖南工业大学(学硕)
- 天津师范大学(专硕)
- 昆明理工大学(专硕)
- ……
举个 ,从南京师范大学学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主要考察为艺概方面的知识,专二则涉及到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产业与热点方面的知识:

(2)电影+戏剧
南京大学(专硕)
- 武汉大学(专硕、学硕)
- 厦门大学(专硕、学硕)
- 江南大学(专硕)
- 湖南师范大学(专硕、学硕)
- ……
举个 ,从厦门大学学硕/专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专二均有电影、戏剧方面知识的考察,且二者比例相当,各类题型均有涉及:

- 上海交通大学(专硕)
- 上海大学(学硕)
- 福建师范大学(专硕)
- 厦门理工学院(专硕)
- ……
举个 ,从上海大学学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专二均涉及到电影、广电方面知识的考察,且有选做的空间:

3. “电影+2”(即除电影外还有其他两门科目考察)
(1)电影+戏剧+广播电视
- 北京师范大学(专硕)
- 西北大学(专硕)
- ……
(2)电影+戏剧+艺术概论
- 南京师范大学(专硕)
- 江西师范大学(专硕)
- ……
(3)电影+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
- 浙江师范大学(专硕、学硕)
- 福建师范大学(学硕)
- 西北师范大学(专硕、学硕)
- ……
举个 ,从北京师范大学专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专二都涉及到电影、戏剧、广电方面的知识,考察的较为全面,在论述题设置了电影/广电方向的选做:

4. “电影+3”(即电影+戏剧+广电+艺概)
- 四川师范大学(专硕)
- ……
举个 ,从四川师范大学专硕2025级的真题来看,专一主要考察为艺概方面的知识,专二则是涵盖电影、戏剧、广电方面的综合知识:

通过分析真题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去挑选院校,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不喜欢艺术概论,觉得它枯燥乏味,那么就可以避开这类院校;有的同学可能戏剧、电影都很喜欢,那么,南大、武大、厦大等院校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真题怎么考,我们就怎么复习,考什么内容,就复习什么内容;考什么样的角度,就从什么角度去复习;熟悉真题,是高效复习的重要基础。
04. 报录比
首先,我们这里讲的报录比是:该专业报考人数与一志愿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推免人数、调剂人数等都不包括在内。
报录比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院校的竞争程度,但稍有些可惜的是,目前全国电影招生院校(共70所),仅10所院校公布了24级报考人数,分别为——
上海交通大学(专硕基本不变)、武汉大学(学、专均降)、上海大学(学硕锐减,专硕略有下降)、暨南大学(下降)、西南大学(23级未公布,和22级相比学硕下降,专硕基本不变)、上海师范大学(23级未公布,相比22级降了很多)、天津师范大学(上涨,但总人数低)、西北师范大学(学专均降)、福建师范大学(学专均降)、江西师范大学(专硕微涨)。

05. 分数线
(1)国家线
达到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第一步!国家线一般于每年3月中旬发布;分为总分线和单科线(公共课、专业课),电影专业属于“艺术学”。
A区24年国家线为40/60/362: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24年国家线为37/56/352: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2)自划线
自划线原本早于国家线公布,近两年,自划线院校往往公布于国家线之后(这应该也会成为今后的常态)。
全国自划线院校共34所,其中招收电影相关专业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
对于自划线的院校来说,自划线决定了能否进入复试,因此备考此类院校的同学,也需要额外关注总分与单科是否通过了院校的自划线。
(3)复试线
复试线是指院系招生单位在自划线/国家线的基础上,划定进入复试的资格线。
一来而言,根据招生人数、报考人数、过国家线人数及复试人数比例(差额复试,≥ 1:1.2)等确定复试线。一般来讲,综合以上因素得出的最后一名进入复试的考生的初试分数即该院校的复试分数线。
(4)两点补充
①对于正在备考的我们来说,我们无法准确预判自会考多少分、能考多少分,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复习到更多的知识点,减少盲区和死角。我们不需要考满分,也不一定要去争第一名,但我们要努力拿到更多分。
②影响分数线的因素很多,包括报考人数、试题难度(公共课、专业课)、阅卷松紧等;故而,不同院校之间的分数线比较,意义不是很大,不要仅以此来衡量院校间的难易程度。
06.个人爱好
俗话说,千金难买我乐意。很多时候,往往是自己喜欢的、感性的东西,成为我们下决定的最重要因素,择校也是这样。
因此,我们想给大家分享一些阁楼上岸学员们的择校故事——
(1)追寻“ 梦中情校”:除了TA,其他的都会变成将就
· 二战提分53分!老福特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我花了7年时间,走向武大
(2)考虑未来规划:发展前景+竞争力缺一不可
· 萱萱|零基础半年速成,我是如何408分上岸上大学硕的?
(3)考虑资源环境:资源丰富,学术追星不是梦!
· 马绛士|沾沾喜气!电影资料馆学硕第一名上岸经验!
(4)机缘巧合“启蒙”:因为XX,我决定了……
· 小乙|我是24级第一位学员,也是初试第一
总之,择校归根结底是你自己的重要选择,既要考虑客观情况,也要 follow your heart !
07. 未来发展
除了现在进行时的个人爱好,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必要考量在内的。在这方面,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常见的类型,以及院校建议——
(1)读博深造
最好选择有博士点的院校,主要院校如下:
- 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学博、专博),中国传媒大学(学博、专博),中央戏剧学院(学博、专博),中国艺术研究院(学博),上海戏剧学院(学博、专博),南京艺术学院(学博、专博),中国美术学院(学博、专博)
- 985院校:北京大学(学博),北京师范大学(学博、专博),南京大学(学博、专博),武汉大学(学博),厦门大学(学博)
- 211院校:上海大学(学博、专博),南京师范大学(学博、专博),西北大学(学博、专博),东北师范大学(专博)
- 双非院校:福建师范大学(学博、专博),山西师范大学(学博),山东师范大学(学博、专博),山东艺术学院(学博),西北师范大学(学博),上海师范大学(学博)
(2)考公考编进体制
如果想要进体制,优先选择985院校。一方面,电影相关专业的考公考编岗位数量并不多,往往只能选择三不限,竞争压力很大;另一方面,985院校,尤其是排名越靠前的院校,选调的机会越多。

(3) 进大厂
如果想要进入大厂实习,可以优先选择985/211/双一流院校,以及实习资源多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
(4)进入电影行业
如果未来想要从事电影行业,可以优先选择北京,其次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机会更多;同时,优先考虑艺术院校,毕竟搞电影的人,大多数艺术院校出身,资源都相对更多。
(5)硕士学历,更好找工作
毕业后想回到家乡或留在家乡所在省工作,可以优先省会城市的高认可度院校;想要在院校所在城市定居,优先看院校在本地区的认可度;没想好在哪,优先考虑211/985等;只想读研,学历优先的话,相对竞争压力低的院校可以考虑。
08. 能力与水平
这是择校的最终决定因素,但是,也不要因为本科出身不好、跨专业而限制住追逐梦想的步伐。毕竟,每年上岸的同学里,三跨、本科出身一般的同学不在少数。
我们需要的,是以相对客观的视角,看到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然后去择校。

关于电影考研择校的八大因素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择校,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考研的过程,大家也不必太着急,慢慢想、慢慢判断~
PART 04 择校常见疑问
01. 如何判断学校压不压分?
考研是相对公平公正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这种情况。要判断一个学校是不是真的压分,可以参考一下下面两个情况:
(1)学校的整体分数线都偏低,但是每年一志愿基本都是招满的→可能是学校整体给分偏紧,但是保护一志愿,不存在压分收调剂的情况;
(2)学校整体分数偏低,且排名靠前的同学分数甚至低于国家线,一志愿招不满,每年都有大量调剂→可能存在压分情况,需结合历年考情进一步判断。
02 没有确定院校,如何高效备考?
未确定院校的同学,可以逐步从读书、观影、背单词入手,逐步开启自己的备考。
(1)读书
可以从基础书目读起,比如《认识电影》、“北电小灰皮”(《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
(2)观影
如果阅片量在1000部以上,本阶段每天可安排1~2小时,可以回顾经典片段,看拉片课程,视频论文等,看完后进行及时复盘。阅片量在1000部以下的同学,尽可能保持每天1部~3天2部的节奏,快速有效地提高阅片量。
(3)英语
现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背单词,这也是需要贯穿整个考研的任务,但在7月份前的准备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背单词的努力程度,几乎决定了最后的英语成绩。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几个月的时间,否则后期各科任务累积起来没时间背单词,后悔就晚了。
PS:政治不用过早开始准备,暑假开始刚刚好。
以上就是本次推送的全部内容啦!希望这些择校方法能够帮助大家迈出备考的第一步!有问题可以did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