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2025 持续自律|5:00起床vs7:30起床的惊人对比

昨天下午,第五路标生活空间举办了一场舞动沙龙。在佳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舞动身体,打开内心。看似运动量不大,但由于身心能量的彻底释放,昨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结果今天早上没能按计划在5点起床。
1、自律的迷思:早起≠成功
新年以来,我开始布局2025,开启持续自律模式,最近也在持续更文,看到很多跟自律有关的内容:
“每天5点起床,读书、跑步、做早餐,感觉自己像个超人!”
“7:30起床,匆忙洗漱、挤地铁、踩点打卡,感觉一天没做啥就结束了!”
自律这件事貌似变成了5:00起床和7:30起床之间的PK赛,很多人迷失在别人的节奏中而不自知。
你以为的自律,可能正在毁掉你。
很多人以为5点起床就是自律,7:30起床就是懒癌晚期。
但我想说:自律不等于自虐,早起也不等于成功,千万不要被“早起神话”洗脑。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节奏,你越逼自己早起,越会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2、自律,即顺应自己的节奏
今天凌晨5:00,本是我起床的时间,但意识无法苏醒,身体懒在床上无法动弹,于是继续沉沉地睡了过去。
7:00,我从床上起来,洗漱完毕,趁着小美在帮我做早餐的时间,开始读书。半个小时,读完书,写完今天「21天心智成长共读践行营」的金句,在群里跟共读践行的小伙伴们互动之后,正好开始吃早餐。
此时已经8点过,比平时吃早餐的时间晚了1个小时,但是身心舒畅。
吃完早餐,整理完卫生,下楼扔垃圾的同时,在小区内散步,晒了会太阳。回到第五路标生活空间已是10点多,坐下来开始码字写稿。
今天所有事情都比平时晚了,但整个人都在一种顺流的状态中,感觉很舒适。
3、自律的核心:找到自己的节奏
早起只是自律的一种形式,并非唯一标准。
我看到很多人属于“夜猫子型”,他们晚上精力充沛,灵感迸发,效率极高。对于这一类人,如果逼自己5点起床,简直太自虐了。
或许他们凌晨两三点才刚睡下,5点就要起来,这不是自律,这是要命。
“早起的人一天比别人多出2小时,做事更高效!”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一点都不反对,我甚至觉得每天5点起床,能比别人多出半天的时间,这也是我常年保持早起的原因。
但问题是,早起的这2小时,你是用来高效工作、锻炼身体、读书学习,还是用来刷手机、发呆、打瞌睡?如果只是为了在朋友圈打卡,表示自己正在自律,还不如多睡一会儿,至少能保证白天的精神状态更好。
4、成功的关键:目标与节奏
或许你认为早起才能成功。比如科比凌晨4点起来训练,乔布斯6点起来冥想……但是他们成功并不是因为早起,而是因为目标明确。
若你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计划,即使不是5点起床,只要所有事情按照你的计划在循序渐进的进行,你依然能够成功。
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一样,韵律节奏也不同。有的人是“晨型人”,有人是“夜型人”。你要做的,是找到一天中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然后充分利用那一段时间,一点一点靠近自己的目标。
自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生活节奏灵活调整的。比如,工作日你可以5:00起床,周末可以稍微晚一点,比如7:30,或者睡到自然醒。
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身心舒畅,保持在自己的节奏中,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写在最后
别再被“早起教”洗脑了!
5:00起床还是7:30起床,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并用它去创造价值、实现目标。
自律的真谛,不是逼自己成为别人,而是让自己活在自己的节奏韵律中,进而让生活自由且精彩。
最后,灵魂拷问: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小蹦儿
第五路标生活空间主理人
蹦哒吧 吃喝玩乐体验者
给你讲讲空间里的发生和发展
带你体验每一个精彩的生活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