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身边的女性
查看话题 >女性为何总会在身心灵圈被骗?
有感于今天看到的这条广播 官方严打「灵修」,精英女性困境未解

首先这肯定不是如这位评论说的,被骗的女性是傻和空虚。这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我想说的,女性可不仅在身心灵圈被骗,女性在哪里都被骗,整个父权制社会到处精心编织了各种针对女性的陷阱。
1.坑骗女性成了某些男性潜意识里的共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先说个事,我去年车借给朋友练车,直行过程中,一辆车从右侧停车位驶出,正常他应该等我走过再出来,但因为路特别宽,他觉得我肯定会让他,所以他就出来了,但是没想到的我朋友是新手,反应没那么快,就一直直直地往前开,他就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我们的右侧。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对方全责。但是我下车,他居然很淡定地说,这个事情肯定你全责,我们各自找各自保险公司吧。我一时间居然有点恍惚,我问了上次替我修车的车行,他让我报警。我果断报警,警察来,对方依然说我全责,两个警察,其中一个没说话,另一个在他反复说了几次后,才说了一句“那你怎么是左边车头被刮了呢?”
我想如果是两个男性司机,当场应该就认定好事故了,但是因为我不懂,所以我们去警察局看了监控,还好有监控,监控清晰明确地显示了对方的责任。这个时候来了,男司机跟我说他自己保险没有什么险,让我能不能走我的保险,他多陪我一点钱。然后这个时候我询问的修车行的男师傅居然帮着他劝说我让我同意,说一年只报一次保险,保费不会涨。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对劲,我咨询了卖我保险的女性朋友,她告诉我,确实保费不会涨,但是保费折扣就不会有了。三年没出险打7折。
我非常震惊,这两位男性,在完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居然通过我的手机联系,来合伙骗我?!而旁边的两位男性警察,没有一个人哪怕告诉我一点点实情。
我非常震惊于这两位男性的合谋,以及两位警察的沉默,似乎坑骗女性成为了这些男性的潜意识。这次如果骗成功了,他们应该会沾沾自喜炫耀,而没骗成功,他们也丝毫不会觉得任何负疚。
我非常愤怒,这样联想到大概5年前,我因为在人形横道线礼让行人,后车追尾,后车也是男性司机,跟我说,问题不大我们各自修各自的车吧,我居然觉得很合理,也让他走了。包括可以事后追责的,但是我也因为害怕麻烦,没有去追责,觉得毕竟当时答应别人了。但是如果换做男性,可不会这样。
这里有人会说,谁让你不懂交通规则,我开车近10年,除了以上两次被人剐蹭,从来没有出过事故,没有处理过事故,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且人在慌乱的时候判断力会下降,并且两次事故的发生其实我第一反应还是是不是我的错,第一次我觉得是不是我踩刹车踩得太急了,我心里担心的是为后车造成的影响,第二次我虽然理性觉得不是我们的错,但是我依然会想刚才如果方向打快点,其实可以避免剐蹭,包括在男司机骗我之后,在我明确知道保费打折的力度之前,我依然想的是他没有保险,推荐他去哪家车行修便宜。
难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精明到头发丝,才能在这个世界好好生活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女性朋友很少开车的,很多人有驾照,但是没有车或者有车也很少开。这又是另外一个陷阱。除了一个社会性歧视女司机外,还有一个现实,女生往往考完驾照20多岁的年纪,是买不起车的,但是男性很多家里会给买车,不管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都会撑个面子。但是女性除非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买个车丝毫不是负担,多数但凡有点压力或者觉得没那么必要,都不会买车。这就导致很多女性考完驾照后可能5年左右都不会碰车,后期就越发不敢去碰车。除非后面非常必要需要自己开车,比如接送小孩,很多女性的驾照就只是用来给男性家属扣分了。
说回到针对女性的陷阱,从小女孩子要像个女孩子样,要温柔体贴勤快,白瘦幼,居家,女孩子理科学不好,后劲比不上男生,长大后服美役要捯拾自己,还有化妆和护肤整个一个先破坏后治理的陷阱,婚姻的陷阱,职场的天花板,性骚扰各种。
2.面向精英女性的陷阱
即便步入精英女性行列,以上种种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烈,原文里做了这样的分析
所有的邪教,都是「趁人之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职场困倦、夫妻感情变淡之下,所有的压力都往女性压来。
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张倩的日程表揭示了这种困境:清晨6点送孩子参加国际竞赛集训,上午主持战略会议,中午视频连线美国总部,下午处理部门裁员事务,晚上陪护住院的母亲。这种「三明治人生」的挤压效应,使得她们在心理咨询室袒露:「我感觉自己像个快要爆炸的高压锅。」
某智库对2000名40-55岁女性高管的调研显示,87%的人存在失眠症状,62%持续服用抗焦虑药物。当职业晋升遭遇「玻璃穹顶」,当子女教育成为军备竞赛,当更年期撞上青春期,这些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完美女性」,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压力。
她们一旦「病」了,便成了灵修之类骗局眼中绝佳的生意机会。
而至于为什么精英白领女性会受骗于各种身心灵仁波切,而不是男性,因为男性遇到事不顺会归因于我没钱,我要去搞钱搞事业,所以男性会在各种创业项目被坑钱,而女性在社会这种外向追求不被鼓励,所以更多会去探讨自身情况,就会编制进各种以身心关系改善为明目的骗局,还有男性靠近某个权威主要搞钱搞权,而女性更多是寻求一种人性的温暖,情感的慰藉,其实服美役,恋爱脑和身心灵骗局中的女性面临的是一样的骗局 。
我曾经震惊于亲眼看到国内某TOP院校女老师,居然会在家里磕长头,为的是下辈子投胎做男人。我在想,对于某些精英女性,走入到精英之列,是不是意味着也要牺牲很多女性特质,向主流的男性思维靠拢,才能争取到资源,而在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也厌女,而由此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和矛盾感又无从抒发,而需要借助某种其他秩序。
另外有一点,即便在这些身心灵服务于多半女性的圈子,所有的导师角色也是男性居多,甚至压倒性优势。我回忆我自己学习心理学的过程里,除了最初遇到的两位女老师,还有一位在南京遇到的女老师和带我做沙盘的退休的阿姨,其他都是男性,而参与的各种头衔的大咖工作坊,也全部都是男性。我自己回忆,这4位女性,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经验分享曾经让我对心理学这门学科充满好感。
关于精英女性或者女性为什么陷入身心灵骗局,社会个体家庭的支持系统的薄弱,这里分析已经很多,但是我还想讲最后一点。
3.神秘主义体验从来都在:人对灵性的追求或者对确定性的追求
我曾经认识某大学讲周易的一些老师,都是省市政府某些领导的座上客,讲选修课时,各处跑来听讲的人坐满了阶梯教室的台阶。
各种寺庙也是各种企业家争相供奉的场地,大老板供大庙,小老板供小庙。这边晚上拉着领导酒色交易,那边朋友圈转发各种佛法串珠。
为什么?
往低了说,因为人对某种确定性的寻求一直都在,所以某些老板舍重金供奉庙宇各种神魔,香港各种风水传闻,年轻人也喜欢算个塔罗,在极端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寻求一种绝对的保障,哪怕只是心里安慰。
往高了说,可能人有某种对灵性的追求,精神上向上的追求。CS路易斯说:You don't have a soul. you are a soul,you have a body.
各类神秘主义无法解释的体验一直都在,你可以说这个世界没有外星人,没有鬼神,但是但凡一个人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那对于他来讲就是全部。
我前面分享过一篇,关于警惕 家庭系统排列 在中国的变异疗法
这里会使用到的一些方法是非常激烈的,并且是有效的,有人说即便在德国海灵格的家庭排列疗法也不被主流认可,会认为是接近于巫术。但是古代曾经巫医一体,甚至某些原始民族疗法里,就一直保留。现代科学没有办法解释其中的缘由,但是但凡一个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凡有人有过这样的体验,那她很容易就对此深信不疑。
就类似于十字剪刀找猫大法,你猫丢了,你管它科学不科学,病急乱投医,都会先试试看,万一恰好有用了,是不是很容易去相信。
更何况很多人遇到的情况远比猫丢了还复杂,还痛心,甚至无处可说。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对玄学或者神秘主义的遮掩和不去讨论,越是不去讨论,越是容易把这些东西神化,仿佛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这里可能更深层次是对人心灵的漠视。
我自己大概学过一点点六爻占卜,略略看过一点点周易,而周易算卦这更类似于一种数学模型,只是我们现代科学目前还不能够给出充分的解释。我今年在用AI辅助看卦象的时候,恰好在看关于心流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六爻的某些设定解读其实就是类似于心理治疗的某些过程,把各种关系梳理清楚,将人的精神从混乱中进入到一种有序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心流状态。其实心流这本书不过换了一些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重新描写了人类精神状态。
差不多跟中医类似吧。如果一个人了解一些中医的理论,可能对中医能解决某些问题,不能解决某些问题就有一些大概的判断,对于中医某些时候无效也能接受。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中医理论,他恰好某次被治好了,可能就对此深信不疑,或者对某个医生深信不疑,这恰恰是因为自己自身认知的问题。
譬如对于占卜看星盘这些内容,如果一个人了解得越充分,可能也会知道这个系统的复杂,并不亚于生活本身的复杂,这些预测可能做些参考,但也不太一定。有些时候可能用来辅助自己做一些梳理。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很可能被说中了一些自己在意的事情,就对此深信不疑而导致迷信。
同样,对于神秘体验,由于建国后动物不能成精,大家可能公共平台讨论得比较少,但是曾经天涯或者豆瓣灵异组对这些事情的热忱从来没有消失。
威廉·詹姆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顶着这样头衔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做宗教经验种种

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 “看不见的实在” 引用了很多的个体的神秘体验。关于这本书的阅读对我已经10年之前的事情了,我暂且可能不能说更多。但我自己虽然在海灵格的某个家排销售会上受伤很多,却自己读完了所有海灵格家庭排列的书籍,是因为我自己在那个时候有一些切身的体验,超出了我日常的经验,当然不是在那些不负责任的垃圾导师引导之下,而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刻。
但是我没有陷入某种迷信,是因为在某个瞬间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我的存在,就像整个宇宙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在一条线上,也可以在一个面上,也可以在一个三维物体中,也可以连接着无限的宇宙。当我联结到某些超出日常经验的东西时,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超自然的体验,而是我们本来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时常给学生看地球随太阳运动的轨迹,而我们头顶上的漩,肚脐的纽带,我们的DNA,和地球的运动轨迹是如此相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携带着宇宙密码。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极其了不起的存在。

所以不是某个权威导师让我们经历到某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是我们本身就是和这个宇宙紧密联系着。某些事情当下的模型解释不了,仅仅是因为当下的科学技术还不够,譬如无线电波谁都看不见,但是我们每天使用手机不会觉得这是伪科学。
而我想对于某些精英女性来讲,除了支持系统的缺乏,社会的压力外,可能还有一层,是更高的精神追求,有些人可能走向了比较好的宗教或者哲学,有的人可能走入了奴役人的宗教,也有的人可能恰好不幸走入了被罗织好的骗局。但是人对某种更高灵性的追求从来不需要感到羞耻,因为那恰恰是我们作为人宝贵的地方。
也许会上当受骗,创业被骗的也不在少数,大家买房子被坑的也不在少数,精英女性卷入身心灵骗局,绝对不是某些人轻飘飘地说一句傻和空虚。这么说是妥妥的毫无同理心的受害者有罪论,仿佛自己就高高在上如何明智可以指点江山了。
我们受伤,我们寻求安慰,我们不幸受骗,我们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该羞耻的是那些罗织骗局,穷尽方法趁人之危的人。
这篇报道里引用了这样一段案例
陈L,52岁,北京一家高校教授。
她从研习中医经络开始,逐步陷入某「国学书院」的灵修体系。她不仅将学院领导引入组织,还促成一家企业女老板全家皈依。这个曾发表过多篇儒学论文的学者,一度穿着汉服在校园带领学生晨课「吐纳天地灵气」。
戏剧性的是,当该组织开始要求成员「断食49天迎接紫薇圣人」时,陈L凭借医学知识突然清醒,成为群体中首个「叛徒」,却因此被昔日同伴指控「能量场污染」。
觉醒悖论:传统文化成为操控载体,群体催眠制造认知牢笼,专业背景既是沉沦诱因又是觉醒钥匙。
所以即便不幸有时候落入陷阱,而所积攒的知识认知专业能力还是会在某个时候帮助到自己。我们不是因为被骗,而永远远离某些东西,而是我们需要更加去了解,去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我们要鼓励女性更多地去追求无论知识、财富、健康、权利或者一切自己想要追寻的东西,要一步步去突破层层编织的谎言的网罗。
----PS------
最近整理了一些自己十多年前在心理学圈踩坑的一些经历以及近两年自己工作的一些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吧,整理了一个豆列
唯有创造 是唯一的解药: 记录自己十多年前在心理学圈踩过的坑,以及近年来在心理教育里探索的可能有用的一些经验,比较琐碎,仅仅是个体的一些经历,供参考,非专业文章,另外也搜集一些友邻与此相关的记录
没想到这个帖子有这么多转播量,不好意思,我为双喵镇的募捐帖子引个流。其实上面这个豆列所有内容的产出都是因为我发现双喵镇7年这个帖子写的太多了,我想把里面的内容拆出来写,再重新精简一个版本。但是到现在还没搞完。所以先凑合看下这篇巨长的说明啦!
【南京双喵镇第1个七年】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尝试以及女性立场的价值重建
这篇写的很长,大体介绍了双喵镇第一个7年做的事情,以及2025计划做的事情,筹款的二维码在文章最后。非常感谢大家,除了筹款,我其实还需要更多教育资源的汇入,或者一些资讯,需要好的想法经验者,需要更多人的加入,无论线上线下,需要很多很多。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观看及转发,感谢!
闲来撸猫曼回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双喵镇的梦与梦想 (3人喜欢)
- 双喵镇Dream Land建设记 DAY1 小土豆工作室开干啦! (6人喜欢)
- 2023在绝望里的转折 & 2025双喵镇迈向新的转折 (13人喜欢)
- 自己解决 (9人喜欢)
- 2025/4/18 关于“不要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