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备胎
心心念念半辈子文学,但不得不说,到这个岁数,文学对我来说,越来越像个备胎。平日里一门心思跟案牍公文、锱铢柴米较劲,电影游戏媳妇孩子,好玩的太多,文学就成了买书,买买买,买回来往书架一塞,堆得没地方下脚,进书房得跳着走,也想不起来看。若真遇到感兴趣的,就得趁刚入手的热乎劲,兴致勃勃把塑膜一撕,腰封一拆,来口掀盖头的刺激感,匆匆翻个开头,几页字直冲天灵盖,这书就算看了,然后束之高阁,摞起来垫点啥是挺方便。
被现实刺激一下,撞南墙,瓶颈期,精神危机,怀疑人生了。心焦、彷徨、慌乱,抽烟喝酒烫头都压不住,全身心往牛角尖上钻,眼瞅着死胡同就想往前冲,基本状态就是蹬腿翻白眼。这个时候,电影游戏媳妇孩子,就罩不住了,怎么看怎么烦。再年轻几岁,还能找朋友喝喝酒,扯扯大天、宿醉断片、说点浑话,尽管不怎么好使,只能顶一时,但好歹算个医疗过程,跟扎针杜冷丁差不多。近几年,这招也不灵了,各忙各的,各有各的危机,用句时髦的话讲,都是一身班味,还有洗都洗不掉的油渍,见了面也调侃、也倾诉,但对话飘不起来,自带负重,全往下三路淤积,沉到人挪不动脚。每次聚完了都觉得真没劲。
兜兜转转,最后还得从文学这里找安慰,反正对我而言,就这个管用,别的都不行。跟蛇毒似的,七步之内,摆辆救护车也不灵,必须摆本书,不然没得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文学天生就跟逆境投缘,不遭点灾,不埋盐碱地,长不出好庄稼。苏轼最牛逼的作品,大多是被贬到黄州,最郁闷那阵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瞧这愁的。李白一不如意就喝酒,喝多了就上停,就惦记着散发弄扁舟。《红楼梦》跟明亡脱不开干系。最牛的《史记》,作者是个什么状态不说也罢。中国文人,往往一得意就放飞自我,有朝一日,黄金屋颜如玉到手了,书也不读了,文章也不写了,满脑子就剩成功学,即便写,也往假大空上靠。文字中充满了矫饰、钻营、志得意满。一落魄,才能认清自己咋回事,才能想起文学这个糟糠之妻,才会回头再续前缘。
读也是一个道理,顺的时候,读个书还算件事,得有个仪式感,星巴克里慵懒高雅地看,图书馆里正襟危坐地看,小咖啡喝着,小耳机戴着,看完还得发个朋友圈,像给脑子涂了层粉底精华液,见人都凭添三分底气,端的四平八稳,生怕刚灌那点东西漏出来。到了逆境,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品味心情了,多少愁事接踵而至地续着,多少委屈铺天盖地地压着,胸腔空的烧心,脑子干得要命,抓起本书就往眼前塞,就块咸菜也能狼吞虎咽起来,囫囵个读,是字就行。这个时候,什么浅盅低唱,什么雅人深致,都成了纯扯淡,全靠文学这一口仙气吊着,不到万念俱灰,就不能从书里读到那一层意思。
当然,逃离现实这事,不只文学这一家。喝酒、嗑药、电影音乐,甚至运动,都能暂时能让人逃离眼前的一切,获得片刻的喘息。但其中几样,本身就寄生在文学母体上,另几样又太过具体,都是现成的,条条框框定好,该哭还是该笑,该醉还是该嗨,既定程序走着,内啡肽多巴胺,直接往五感里灌,没有自行想象的空间,有点偷懒,留出缝隙来,还是会被杂七杂八的现实找到机会钻进来。只有文学,属于最原始质朴的形态,需要理解,需要加工,光读不行,大脑必须得开动起来,进行想象和脑补,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有起码两千个贾宝玉,每个人进入的世界貌似一样,实则截然不同,到处是花花宇宙。现实里想要的东西太多,总想拥有什么、索取什么,害怕失去什么、遭遇什么,患得患失,都是执念,这东西根深蒂固,说出来就如同摇尾乞怜,留在脑海中就成了一块肿瘤,一般家伙事儿没法动其分毫,只有通过文学来愚公移山、慢慢消解。
文学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备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现在文学作品太多,但值得看的太少。大多数买了翻几页就放下,也是因为打眼看着磕碜,第一印象就不好。所以总有那么几本书,我每隔几个月就重新拿起来翻,典韦抡人,西蒙游泳,林仙儿犯贱,安德烈全城转悠堵拿破仑,百看不厌。一本好书,总能榨取出平庸生活中的恶,也能拾取到日常点滴中的善。拿起它,应该像是寒冬的夜晚行走,冻得直打哆嗦,眼前突然燃起的一堆篝火,而不应该是涮火锅撑的饱嗝连天时,犹豫着还要不要再下一盘溜溜缝的鸭血。
话说到这,不得不承认,到了这个岁数,拖家带口的,走到哪都是人摞人往前挤的局面,赚钱和名利的需求大于一切,已经枪顶太阳穴、水淹下巴颏了,基本没人会再跟没什么鸟用的东西较劲。跟人聊黄金股票、聊滑雪学区、聊萨达姆特朗普都很正常,余华莫言相对好点,因为出圈了,当年明月也是风靡一时的话题人物,但谁要是张嘴来一句塞林格王尔德,就显得很不对路,格格不入。真想找到个能聊的,就跟对暗号似的,接上头的希望非常渺茫,就算大海捞针遇上了,对方也难免觉得羞赧,像有了什么阴暗的癖好。所以,现在我跟文学的关系有时候像偷情,有需求才会联系,进入仁者模式理都不理,既有嫌弃和抗拒,又有心意相通的一刹那,尽管前者非常漫长,后者非常短暂,但那乍现一刻的舒适和宁静,却让我深深迷恋。

Bon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掰手腕 (6人喜欢)
- 当我们谈论川普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5人喜欢)
- 被艳羡的大S的一生 (14人喜欢)
- 扑棱蛾子效应 (7人喜欢)
- 棋盘之外 (4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