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担心孩子不能自立时,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定感?
最近真是忙到飞起——「遇见天赋」导师班集训刚结束,立马投入到第五路标人类图一阶解读师课程和「21天心智成长共读践行营」的课程中。昨天上完一整天的课,一位朋友来找我解码。
她最近有个“甜蜜的烦恼”:女儿即将出国读书,这本是件好事,但她却焦虑得不行。在她眼里,女儿是个温顺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不会做,更别说照顾自己了。出国后语言不通,遇到问题怎么办?
我看了她女儿的图,发现这孩子其实是个独立且有领导力的人,善解人意、察言观色,身边贵人很多,还是个风趣幽默、人见人爱的“小太阳”。

数字密码图
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妈妈的“保护罩” vs 孩子的“反骨能量”
这位妈妈一直觉得女儿不够独立,于是事无巨细地为她安排一切。可事实上,孩子的独立性被妈妈的“保护罩”遮住了。
女儿天生是个独立且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但在妈妈的条条框框下,她的独立和贴心反而成了“隐形技能”。妈妈的高标准、高要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无形中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不过,这位妈妈一直在学习、成长,也是我们人类图和「21天心智成长共读践行营」的同伴,已经很有觉知了。即便如此,她依然对孩子充满担忧。这让我意识到:修行真的是一辈子的事。
妈妈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全感来源于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一旦感觉失控,那种安全感就会失衡。对于很多妈妈来说,安全感往往来自对孩子的掌控感。但过度掌控,却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成长的空间。
我基于对这位朋友图的了解和她的实际情况,给到如下建议:
1.用你的规划能力,帮孩子做一个出国学习生活的规划。
2.坦诚地和孩子分享你的担忧。
3.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规划,而不是替她做决定。
她女儿其实是个善解人意、使命必达的孩子,若听到妈妈这样说,一定会很乐意配合。

妈妈如何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1 放下“完美妈妈”的执念
妈妈们是很伟大的,很多事只要涉及到孩子,都想要做到100分,总感觉那就是自己的责任,但事实上,60分的妈妈反而能给孩子更多成长的空间。
对于妈妈们来说,可以给自己和孩子更多的空间——允许自己偶尔“摆烂”,也允许孩子犯错。
2 学会“放手”,而不是“放任”
要让一个母亲对孩子放任不管,绝对不可能,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孩子放手,只有放手是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行李、规划行程,妈妈只需要在旁边提建议就好,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自己。
3 用“共情”代替“控制”
与其担心孩子“不会做”,不如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办?”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而不是你的焦虑。
4 找到自己的“安定感”
妈妈的安全感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孩子。 妈妈需要回归到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做自己重要的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强大支持。
写在最后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在工作之余,不仅要学会陪伴孩子,也要学会陪伴自己成长。
任何一个妈妈都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只需要做一个真实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