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查看话题 >从哪吒2登顶,聊聊反叛中的全能自恋
这些天的《哪吒2》,不仅以百亿票房破了中国影史纪录,甚至冲进了全球票房前十,实在不禁有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然而画风一
瞅见了水老师分析的“也许美国人就是没那么需要哪吒”后,发现此片在欧美国家票房的一片淡然和“水土不服”。
这其中的宣发方面固然是部分原因,可总结起来我认为核心的原因还是: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共鸣匮乏。

其实我谈不上此IP的粉丝,但哪吒的形象个性,直接触发了我从读《深度关系》中得到的思考:关于「被镇压的圣婴能量」一章以及其内核——全能自恋。
说到「圣婴」一词,它有着很多不同的表现,并主要源于我们的文化,可被概括为「婴儿更有力量」。代表的经典形象,有哪吒、红孩儿、孙悟空等等。那这概念到底打哪儿来的,为何它是我们文化下独有的概念呢?
这就得回归探讨一个概念:全能自恋——全能感的第一种表达。其实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有全能感,即呼风唤雨般地认为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运转,可表现为欲望、攻击性和毁灭欲等形式。

然而,在东亚的家庭教育中,长辈们为求可控,通常会压抑掉孩子的这部分能量;而在神话中的意象,常表现为紧箍咒、五指山等。但是压抑并不会令其消失,反而它继续留存于体内发酵、甚至壮大。这也可解释通不少成年人身上,依然有着对事情严重程度不匹配的情绪反应。
这类养育模式,也可cue到另一概念——直升机育儿helicopter pareting——即像直升机在空中持续盘旋监视般,用强大的控制欲来掌控孩子的发展。这好似将自己的所有焦虑与恐惧都投射到子女身上,其实直白地来说,这简直是死亡焦虑的投射。
在一些极端父母(尤其母亲)身上,甚至与孩子像一直未剪短脐带,相处模式依然停留在刚出生时的必要共生期;而这延续至成人后,便会变得十分可怖地进入一种「共生绞杀」的关系。
这概念曾让我感触万分,因为它解释通了许多我曾接触的影视作品,如港片《心魔》、美剧《恶行》和《利器》中都出现过有极端控制欲的癫狂母亲形象。也就更不必提这种共生关系,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妈宝」成人身上。

回归到哪吒身上,他从小面临着“灾星”的身份诅咒、父权体系的约束、外界的孤立等等,因此成长中的全能自恋感被压抑,逐渐走向破坏性表达。
但又因养育之恩沉甸甸,哪吒的最终反抗便是典型的「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摆脱禁锢枷锁来实现自性化(注:个体的整合or心灵的完整性)。
某程度上,他也代表了东亚数千万儿女的抗争——因为这源于东亚人的集体无意识创伤。
由于受到千年来小农经济衍生的“根”意识、封闭环境的人情观念、体制至上等等社会产物的影响,我们天生对反抗者形象有着某种情怀,想要冲破桎梏。

而哪吒就像为观众进行了情感创伤的替代输出,因此在欣赏这类艺术时,我们欢呼,振奋,垂泪,释放。我们对自由意志的渴望,深深地刻在了文化基因里,这与西方作品中英雄主义的主流叙事相比,挖掘着完全不同的命题。
正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共鸣点。
那么由此看来,我们确实借哪吒这一角色,得到了替代性释放。而回归我们普通个体身上,我们并无哪吒那般能耐去对抗一切,又该如何面对那从小就一直被压抑着的全能自恋呢?

首先,了解人皆有之的全能感四种表达:全能自恋-全能暴怒-彻底无助-受害妄想。至于具体表现,依然推荐阅读《深度关系》,武志红老师已在里面给出独到的解读(即使时间不够,也可也从书中“第一部分”挑选来读)。
只要尝试代入这四种表现到日常生活,便会发现,受全能感支配的行为随处可见,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动机。
其次,虽然哪吒是通过「剔骨还肉」来挣脱束缚来释放全能感,但这并非被解读为单纯的叛逆(即使坦白说,东亚多数青少年并未经历过真正的叛逆期),而是在困境中做出建设性抗争:先搞懂自己想要什么后,用适当的办法去沟通和争取;而非推翻一切后,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确实要努力成全自己,但也并不代表得因此肆意伤害真正爱我们的人。再者,哪吒剔骨还肉后、被师父重塑肉身给予我们的反思:若儿时在成长环境中,未能让全能自恋在土壤得到滋养,那么我们便要寻找新的容器(此观点参考咨询师-猴面包)。具体而言就是:建立新的支持体系support system。
这当中包含多元包容的亲友、爱人和咨询师等等,让我们得以重新抚平创伤后再生长一遍,这也是许多东亚小孩要面临一生的功课。

最后我在想:或许我们都需要透过哪吒的爆发力,来哀悼和面对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全能自恋。而最终为了去驯服全能自恋,我在此引用书中观点与大家共勉:
一个人如果想将这股能量从死亡焦虑转换成生能量,就需要在关系中驯服全能自恋,然后才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愿我们都能看见自己身上的哪吒,打赢这场仗。

瑞士的秋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不食人间烟火,到承认自恋“真香” (3人喜欢)
- 恋爱脑戒断失败,但真心是勇敢者的游戏 (2人喜欢)
- 小酌和deep talk是都市丽人的心灵解药 (3人喜欢)
- 成年人的友情潜规则:没有分手仪式,只有慢性死亡 (184人喜欢)
- 被脚伤硬控18天:一名宅家窝囊废的自我修养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