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丘墟 81 —— 上粮一库
*在此声明,由于部分区域禁止探访或受法律保护,要求探访者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取得许可。这些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地方,任何冒险踏上此地的人都应该提前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作者不对任何独自冒险前往者负有任何责任。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积谷备荒的制度上海自古有之,距今已有七百余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粮X库”、“XX粮管所”等抬头早已离我们远去。而今利用粮仓库房改建商用的案例不少,其中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云间粮仓等均颇受好评。在近年走街串巷过程中,领略了不少米厂粮库,在此挑选其中一部分较有特色的,带大家领略一番。
1992年12月为支持浦东陆家嘴开发,地处东昌路的上粮一库迁建。1993年批准立项在杨高路西、赵家沟南岸征地110亩,核定仓容规模11万吨,投资17912万元,其中动迁补偿款13000万元。1996年,上粮一库开工建设,分三期施工。2005年,上粮一库迁建项目全部竣工,仓容14.29万吨。2004年12月,上粮一库改名上海粮油仓储有限公司东沟粮食仓库,设主任室、储运一股、储运二股、储运三股、基建股、调运股、器材股、修建股、总务股和办公室等部门,共有员工76人。东沟粮库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粮食储运、保管等。


建国后不久,政府为稳定市场,从全国调入粮食,原有仓库不敷使用。陆家嘴东昌路一带因其水运便捷选为粮库,上粮一库应运而生。


四十载光阴匆匆,浦东迎来开发开放,上粮一库面临迁建。时隔七年,终于完成“搬场”,定址东沟。

粮库大门。细看和其他粮库不同,库名旁边多了“光明”的标志。 办公区域位于库区西南角,由数栋体量大小不一的楼宇组成一半包围建筑群。

九号楼。

二层平房。

办公区域对面(东)的大型钢板仓。
房式钢板仓始建于2001年。上粮一库率先建设大型房式钢板仓(属于平房仓仓房类型之一),2001-2006年建设4幢房式钢板仓,建筑面积21718平方米,仓容5.34万吨。 房式钢板仓采用装配式结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跨度大,单位面积工程造价低于混合结构的房式仓,墙体为双层彩钢板,中间80毫米厚保温棉,铝合金窗,保温移动门,由于只宜堆放包粮,不能储存散粮,随着粮食物流“四散”作业发展,其功能逐渐削弱。2001-2006年,上粮一库建设4幢房式钢板仓,建筑面积21718平方米,仓容5.34万吨。

接着是建于1998年的四层楼房仓。虽说属于二期工程,却是最早一批建成的粮库建筑。

四四方方,坚实可靠;红白相间,甚是好看。

背面极富韵律感的户外梯。

“光明粮仓”。和之前看到的楼房仓不同的是,二栋之间的连接处的立量特别大。

底层设运粮滑梯。 即使站在室外,也能闻到一股大米的清香,十分好闻。


楼房仓一旁的二层业务楼。 继续往前走。

建于1998-2000年的高平房仓,合计八栋。

立面造型和以往见到的有些许不同。



有户外梯和透气窗。

粮食输送机。

又见“光明粮仓”。 库区北临赵家沟,北端是粮库码头。

运粮船。

参考资料
- 上海市志 商业分志 粮油盐业卷(1978-2010) 市属国有粮库(站) https://www.shtong.gov.cn/difangzhi-front/book/detailNew?oneId=1&bookId=329423&parentNodeId=329534&nodeId=621777&type=-1
- 上海市志 商业分志 粮油盐业卷(1978-2010) 市属国有粮油仓库选介 https://www.shtong.gov.cn/difangzhi-front/book/detailNew?oneId=1&bookId=329423&parentNodeId=329537&nodeId=621784&type=-1
- 上海市志 商业分志 粮油盐业卷(1978-2010) 平房仓 https://www.shtong.gov.cn/difangzhi-front/book/detailNew?oneId=1&bookId=329423&parentNodeId=329540&nodeId=621786&type=-1
Bill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华屋丘墟 00 —— 索引 (2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9 —— 中外运张华浜货运站 (14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8 —— 上港九区 (1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7 —— 吴淞冷库 (1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6 —— 东海船厂(补遗)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