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温阳祛痹方剂带来福音
l58ll在中医的浩瀚医典之中,并没有现代医学所谓 “硬皮病” 的直接称谓,古代医家依据其病症表象,将这类疑难杂症归为 “痹症” 范畴。数千年来,为了化解这一棘手难题,先辈们殚精竭虑,创立诸多精妙方剂,不少良方历经岁月洗礼,沿用至今,持续为患者送去希望曙光。
O42779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温阳祛痹方剂治疗硬皮病多年总结的经验方及实际应用。

【组成】: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薏苡仁、白芥子、羌活、独活、柴胡、枳壳、炙甘草、穿山甲、鸡血藤、蜈蚣等。
【功效】:温补肾阳,散寒除湿,化痰通络,益气养血。
【适用于】:肾阳亏虚、寒湿痹阻型硬皮病。症见:皮肤硬化如革,色泽晦暗,肢冷畏寒,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
【方解】:熟地黄、鹿角胶温补肾精肾阳,为治本之基;炮姜、肉桂助阳散寒,驱散体内寒湿阴霾;黄芪、当归、鸡血藤大补气血,气足血盈则肌肤得以濡养;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杜绝生痰之源;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化解硬结;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气顺则血行通畅;炙甘草调和诸药,穿山甲通络软坚,蜈蚣搜风剔络,合力打通阻滞经络。

治疗案例
男性患者,被硬皮病苦苦纠缠已达 5 年时光。最初,仅是手部皮肤微微发紧、发硬,他并未太过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病情急剧恶化,四肢乃至躯干皮肤逐渐变硬、变厚,失去弹性,活动愈发受限,日常穿衣、洗漱都成了艰巨任务。
此前,他四处奔波求治,尝试过各种西医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用了不少,虽短期似有缓解,可副作用接踵而至,病情依旧反复无常。长期的病痛折磨,让他情绪低落,几近绝望。
初诊时,他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无助:“大夫,我现在感觉自己像个木头人,这浑身硬邦邦的皮,让我生不如死啊。” 仔细端详,发现患者四肢皮肤冰冷,触之坚硬如石,关节处尤甚,舌苔白厚腻,一派肾阳不足、寒湿深侵之象。

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剖析,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亏虚则无力温煦肌表,寒湿之邪趁虚而入,凝滞于经络、肌肤之间,气血痹阻不畅,肌肤失于濡养,故而硬化。且肝郁气滞又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加重病情。
于是,从温补肾阳、散寒除湿、化痰通络、疏肝理气与补益气血多管齐下,为患者量身定制调理方案。

那么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
患者谨遵医嘱,服用 1 个半月后,惊喜地发觉皮肤硬化程度有所减轻,不再那么紧绷,关节活动时的疼痛感也缓和许多。
持续调方用药 3 个疗程后,皮肤色泽渐转红润,弹性慢慢恢复,已能较为自如地进行简单日常活动,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中医应对硬皮病,只要能够精准地辨证出病症的根源,通过中医的合理调理,患者恢复健康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