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期三年?这些求职技巧或许能帮到你!
背景:数年空窗期、35+、女 想找线上工作的🔎公粽号配音新手圈 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了三年的空窗期,年龄和性别可能并不是你求职路上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阻碍,无疑是那段空白期。虽然简历投出去常常石沉大海,但至少还有人愿意打电话来问你的空窗期是多久。 树挪死,人挪活 🌳 内地的职场对空窗期的包容度并不高。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考虑去国外或者香港。这些地方的工作签证相对容易,但需要你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英语和当地语言能力。内地的话,部分一线二线城市也在尝试,不过我的经验是上海的机会很少,面试简历比不到1%,而北京和广东则好一些。 明确自己的底线 📏 市场上的工作机会鱼龙混杂,明确自己的标准非常重要。我一般会选择三条最看重的标准,比如: 这是我想做的事 尊重人,拒绝PUA和卷文化 这样很多工作就可以自动排除了。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自己的理想不符,或者过程中感到不适,我会主动友好地终止流程。 求职渠道 📶 求职渠道的有效性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内推:效果最好,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的网络资源。 官网:我最喜欢的方式,官网能让你感受到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串数字。通过官网获得的机会也不少。 猎头/APP:猎头总体来说不太适合空窗期的求职者,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的选项。猎聘是机会最多的APP之一,发出消息和简历大部分能被查看;而BOSS对35+的求职者并不友好。 要不要海投 🌊 对于我们这种情况,海投并没有太大意义。HR的过滤机制第一步就是筛掉我们这类人群。还是针对性地投相关的岗位更有性价比。过于初级的岗位(大把新人)和跨领域的岗位(不够垂直)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机会也不大。 性别问题 👩💼 性别问题很微妙。我自己在性别方面直接感受到的歧视不多,但很难说那些没回音的原因里有没有这条。另外,每当在百度上看到过于顺利的35+求职案例,点进去往往发现是男性。 希望这些小贴士能帮到你,找到心仪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