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平等地去看待这个世界
《绿皮书》无疑是一部好电影,在它刚刚上影的时候,我便对它充满了期待,他与我印象中的两部其它的电影一样,没有让我失望。

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且很多外来民族的融合国家,特别是对于曾经处于社会最底层农奴的黑人而言,饱受歧视更是理所应当一般,当然这是在过去,而现在,特别是“黑命贵”之后,美国的社会更加撕裂,出于政治正确的目的,黑人的一些行为反而得到了纵容。
而《绿皮书》时描绘的,当然不是现在这个时刻,而是过去,不久的过去。那时候不管你是否具有才华,只要你是黑人,你便不受待见,并且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
故事中的黑人主人公,是一位才华出众的钢琴家,他有着远大的理想,通过自己的表演,去让这个国家的更多人,去接受黑人,让白人与黑人能够更加融洽。所以他搞了个全国巡回表演,但是又考虑到他自身的安全,他需要请一位白人保镖,好在这个全国巡演时给予他一定的保护。
托尼原来在一家酒吧当保镖,但不幸的是因为酒吧需要重新装修,他失业了,于是他便去应征黑人钢琴家谢利的保镖,并且应征上了。
就这样,托尼与谢利两人便开着一辆美式肌肉车踏上了旅程。其实最初的托尼,同样对黑人充满了轻视,只不过他需要钱,才勉为其难接下了这份工作。你懂的,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并不会因为肤色而成为障碍,于是乎,在旅途当中,托尼和谢利慢慢的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理解,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而在最后一站的演出前,谢利想到所在的餐厅就餐,却被服务生所拒绝,谢利这一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忍让,而是说,如果我不能在这里用餐,那么我也不会在这里进行表演。此时托尼来了,服务生想用金钱去收买托尼,想让他带谢利去别的地方用餐,气愤的托尼狠狠地把服务生推到墙边,正要用他的拳头教他做人,旁边的谢利提醒他不要使用暴力,并且他们有约定,如果托尼不能保证谢利完成所有的演出,那么托尼只能拿到他们约定的报酬的一半。
托尼在金钱与友情之间,选择了友情,他没有让我们失望。托尼带着谢利离开,去到一家专门招待黑人的餐馆,当两人西装革履地走进餐馆时,整个餐馆的黑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黑人会和一个白人结伴来光顾这个餐馆。
女招待给二人倒上了酒,疑惑地问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到这里?托尼拍着谢利的肩膀说,他可是很有名的钢琴家。
女招待有点不可置信地说,既然这样,这里就有一架钢琴,何不给我们来上一段?在托尼的怂恿下,谢利坐在了钢琴前弹奏起来,他的表演再次震惊了整个餐馆。餐馆里面的伴奏乐队也登上了舞台,给谢利伴奏了起来。在高高在上的白人圈子里面,谢利没有得到尊重与认可,但在这里,他赢得了掌声。
马上就是平安夜了,托尼其实想赶回家去陪伴家人一起度过这个夜晚,但路途遥远,他担心谢利会拒绝,但谢利却支持他,和他一起往托尼的家里赶。
路真的太远了,托尼开车开到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对谢利说要不就在附近找个酒店住一晚算了。最终托尼的车子还是在平安夜的钟声响起前赶回到了家,是谢利开着托尼的车,将托尼送回了家与家人团聚。
托尼走进家门,他的妻子儿女拥抱了他,他坐下与家人一起用餐。谢利也回到了自己的家,然而他却只有孤身一人。
托尼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也想起了谢利,他在想谢利一个人过节,应该很孤单吧!他想邀请谢利到家里和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度过这个平安夜,但他又担心自己的家人会不会因为谢利是黑人而对他有所歧视。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响起了门铃声,托尼打开门,看到谢利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瓶酒。托尼拥抱了他的朋友,将他迎进了家门,将谢利介绍给了他的家人。让托尼感动的是,他的妻子给谢利来了一个拥抱,并把谢利拉到桌旁坐下,请他和他们一起用餐。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看下来或许觉得同样只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而已,但我想,人性的光辉,不正是在最为平淡的生活里面闪耀着吗!
电影里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改变的或许是你的心,抑或是我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