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备考不能只看剧,这些书目更重要!
随着新年脚步的接近,26级考研也逐渐进入了入门阶段。前段时间,我们为大家带来了电影考研和戏剧考研的入门书目指南。
今天,阁楼为大家整理了学习广播电视的相关入门书目,这些书目对广播电视各领域的概论、史论均有涉及,更有实践指导类书目推荐,帮助大家从书本中来,带着自己的观点倾注于答题中。
本篇推文分为初阶版(6本)和进阶版(3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阅读(关于如何阅读,大家可参考上方电影入门书目的“阅读指南”部分,书目阅读的逻辑都是相通的)——
PART 01 初阶版(6本)
1.《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紧密结合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现实,以新的时代理念和中外参照的视野诠释出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书中带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广播电视的其他类型节目、节目主持人、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深入浅出,内涵丰富,指征前卫。
推荐理由:《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的理论框架非常清晰明了,十四个章节循序渐进。从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技术基础开始讲起,到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的内容、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后面的章节更是细分解说了广电相关的行业知识、技术知识、节目制作知识、功能、未来走向等等,是一本通识性与专业性并存的书籍。
对于广播电视考研的同学来说,本书能够为同学们搭建起广电知识的整体理论框架体系,书中虽有一些案例支撑,但建议同学们仍然要结合最新的实事案例去填充这些知识要点。
2.《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这是一本以广播电视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世界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经验为教学内容的史论性教材。全书分“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两大部分。
上篇从广播电视的科技进步、体制发展及未来趋势等方面作了宏观阐述,并以翔实的材料和凝练的笔法对世界各大洲,包括拉丁美洲国家、欠发达国家作了深入的梳理贯通。
下篇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则“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容史料和论述于一体,对中国本土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构筑了完备的框架。
推荐理由:本书的知识点较为宏观,本书共八章,分“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两个部分,广电方面的知识较为丰富,对于考研备考十分有用。
尤其在广播电视节目演变的那一章节中,对广播电视新闻、电视剧、纪实类节目、电视综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且专业的定义,需要同学们重点把握。与此同时,第三版的《中外广播电视史》也编写进了很多广电前沿知识,同学们需要边学习边思考新兴媒介的发展给广电事业带来了什么利好,同时也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在看书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多多积累热点案例,结合书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3.《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电视节目策划学:当代广播电视教程》是复旦博学的重点教材,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电视节目策划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操作体系。在体例结构上,从电视节目的主要领域: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剧、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电视广告节目及电视主持人等方面切入,作了系统全面、深入实用的解读与分析。
推荐理由:本书对于广电考研的同学也十分重要,大部分院校的广播电视初试题目中都会涉及到节目策划问题,本书在介绍了基本的节目策划知识与方法之外,也较为清晰明确的说到了节目策划的各个环节,对同学们初步了解什么是节目策划有很大的帮助。
在看书过程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其电视剧策划、电视综艺策划、电视广告策划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这几块,并且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多多积累最新节目案例,按照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将具体的案例进行拆解,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撰写自己的节目策划时,有更强的逻辑性。
4.《纪录片概论》聂欣如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本书是系统阐释纪录片理论和作品的概论性教材,介绍了纪录片为什么会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以及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不可忽视的贡献;分析了为什么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这两个纪录片的主要流派会应运而生,它们所代表的又是哪两种不同的美学观念;对于纪录片的分类(纪实性、宣传性、娱乐性、实用性)及其界定、构成(选题、采访、拍摄)、叙事(素材、语法和修辞、人称和旁白)等,本教材也提供了条分缕析、合情合理的讲解。这是一本适合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创作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广电考研的必读书目,专门拎出来纪录片的板块去进行叙述,对纪录片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至关重要。
本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纪录片的起源,通过对卢米埃尔兄弟、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和伊文思的研究,勾勒出纪录片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纪录片产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纪录片的流派,介绍了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这两个纪录片中历史悠久、影响大的流派及其理论。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纪录片的分类和定义,将纪录片划分成四个大类、八个小类,涵盖一般纪录片的范畴。
第四部分主要讨论纪录片的构成,从拍摄方法、素材构成、叙事等几个方面对纪录片进行了剖析。
第五部分是参考阅读,为有兴趣深入了解纪录片的同学提供了当下国内有关纪录片理论争论的导读性材料。
我们在备考时,除了书上给的知识点,也需要配合观看一些当代的优秀纪录片作为补充。
5.《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张凤铸、施旭升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学习广播电视学的基础,作者运用各种理论视角,对电视艺术的内部与外部做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完善和重构。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基本可以按照“书上原话或者书本+热点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在不放过书本上每一个知识的同时,多关注一些行业热点,积累新颖的例子。
6.《电视节目类型学》徐舫舟、徐帆

阅读指数:
书目简介:本书是一本根基性极强的电视学术书籍。它本着“电视学科理论逻辑、电视业界实践模式与电视观众收视习惯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将当下的电视节目类型严格划分为“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和“电视特别节目”这八个大类,并分别就各类型节目的发展历程、划分理论、划分类型和热点问题这四块内容进行深入阐析,力图构筑起电视节目类型研究的一套理论体系。
推荐理由:本书就中外电视节目这一板块单拎出来进行讲解,相比于前面几本通识类书籍来说更加细分,譬如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知识点等,同学们有时间可以自行观看相关节目并完成内容和形式等层面的拉片分析,对“八大类”的电视节目板块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理解。
此外也要重点积累最新节目案例,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消化,结合电视节目的发展,更新对其的案例积累。
PART 02 进阶版(3本)
1.《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

阅读指数:
推荐理由:本书虽也是对纪录片进行细致梳理,但是聚焦的却是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对于广电考研的同学们来说同样十分重要,如果出纪录片的题目,这本书必考。
在看书过程中,注意要重点掌握四个阶段:政治化纪录片、人文化纪录片、平民化纪录片、社会化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发展历程和一些著名案例解读,要对应好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相应时代,按照时间顺序去理清楚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2.《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徐帆、徐舫州

阅读指数:
推荐理由:本书是非常浅显易懂的讲解节目策划类的书籍,建议同学们阅读,本书用十讲的内容对节目策划进行了一些介绍,并没有繁文冗杂的理论知识,建议同学们掌握好其中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新媒体创新思维,写出别有新意的答案文本及策划。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阅读指数:
推荐理由:该本书虽在新传考研里出现次数更为频繁,对于广电考研的同学同样十分重要,在分析问题时需要用到一些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点,这些理论皆可源于此书,譬如对于培养理论、知沟理论、数字鸿沟、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第三人效果等等这些知识点的考察还是十分频繁的。
在考试内容中,该板块的考试内容也基本以概念解释、新环境下的嬗变、分析应用、综合考察为主。难度较大的考题集中体现在符号学、交叉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者”、热点分析等部分,简单题目每分必争,较难的题目需要崽崽们平时多阅读期刊论文,关注热点,收集案例,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同时也有一些高校会考察一些比较“新”和较“偏”的概念,比如媒体等同理论、媒介考古学、内卷等热点话题等。
以上就是广播电视参考书目的初步介绍啦,广播电视课程致力于连接“影与视”,打通各板块之间的壁垒,而阅读参考书是完成该目标所要完成的第一步,在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它,并尝试实践,让书本知识化为答题内容,以打通广播电视的学习脉络。
有问题可以didi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