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曼学习法》七

作者说,对比知识的来源,目的是删除重复和不可靠的信息,增加获取新知识的可靠渠道,保证自己所获得知识的质量。通过归类对比,我们能把那些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找出来,将它们放入自己的学习体系。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你要先确立两到三个可靠的知识来源(导师、专业网站或图书馆),再把从这些来源得到的知识互相印证对比,找出对你重要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再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将知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要通过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形式对学到的与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加深和巩固。
费曼声过:“人的感官通道有五种,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毫无疑问,视觉是最高效的感官通道,它承担了大脑80%的信息输入任务”。图像传达的信息成倍地放大了文字的效果,大脑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网站看视频学习历史知识要比在课堂上翻阅历史书效果更好的原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字方面的资料外,最好同时也加入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的学习资料。我们想要学习的所有知识,最后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长时记忆”才算成功。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一,是把我们的注意力指向实质与最关键的信息,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的印象。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解决以下五个问题:快速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掌握理解和分析知识的方法;建立自己思考问题的框架;形成高质量的学习笔记;为知识的输出做好准备。
作者说,读书笔记的整理有助于理解和长时记忆自己需要的内容。我们需要采取尽可能省时省力的方法高效地阅读和记忆,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和吸收,也是高效地阅读与记忆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还包括两个小的快速地获取有益信息的原则和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的原则。 费曼认为大量的阅读在初期是必要的,充足的阅读量能让我们在大脑中建设一个“信息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排除还有很多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但只有这样你才能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哪些是有益的信息,逐渐产生一个筛选信息的有效的标准。这也是“先把书读厚、再读薄”的结果。
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后,就拥有了一个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成熟的工具。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从知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问题提取出来做系统性的理解,找出解决的方法,因为有独立的思维框架,你能把问题延伸到自己的身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思路对信息抽丝剥茧,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学到的知识才变成了你的智慧,再通过实践,成为真正适合于你的方法论。作者提到:不是说你读过的书越多、记住的知识越多,你的学习能力就越强;而是说,当你能从较少的知识中也能获取比他人更多的有益信息时,你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一定是更加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