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总是会不自觉地把lemaire这个牌子的名字读成la mer,当初记注这个牌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友那天穿的很好看,我和她说你这件衣服版型很好啊,她说对,这个牌子她经常买,是lemaire。我和她说我不喜欢lemaire这个名字,le maire,市长,多无趣的名字,这个名字太官僚。如果它叫la mer我可能会经常光顾,比起市长我对大海更感兴趣。她和我说那不如叫La mère,母亲。
我说,这更合适了,如果叫la mer,那这个名字的牌子给人的印象,服装可能是比较清醒飘逸甚至有些神秘的,有些诗意的,大概会是低饱和冷色为主的色彩,服装廓形应该会比较硬且突出,而且感觉会以剪裁和版型为主体,而非表面装饰风格,或者说品牌风格会以海岸或者说把大海当成一个抽象的诗意符号来诠释?也许会另出一些类似于“深海”的系列诠释“神秘”?大海的概念太广了——它可以是飘逸流动,也可以是浪漫的,也可以是神秘的,可以是母性甚至不在乎的,也许这种被诠释的“广”也可以成为这个品牌的设计策略,扯远了——而lemaire整个品牌的设计风格,那些衣服给我的印象,比较偏实用,但是意料之外的,比起同样偏实用的yohji,lemaire却是比较“暖”而不是比较“冷”的,用过很多比较能代表母性的大地色系。而服装版型也大多都是那种有一定阅历的女性能撑起来的,友那件衣服版型宽松又柔和,面料的垂感和流动感确实有种“母性”的气质。也许La mère这个名字比起lemaire更适合这个牌子的风格。
不同名字如何影响品牌认知和市场感知呢?那天下午和友聊了一堆设计师品牌,倒是了解了一堆我不知道的她知道的品牌是怎么诞生的,但是现在已经基本都忘光了。只是记得我说muji的名字最初还是某左派企业家创立的时候,是表里如一的,而现在“无印良品”,“无印(无品牌)的“无”本身也成了一种“印”(品牌),最早起名时那股的批判消费主义的意图已经全然丧失,批判本身也成为了抽象的消费符号,和所有过去被瓦解的反文化运动和社会思潮一样。现在无印良品这个名字,看上去倒是没有让我感到虚伪,只是让我感到害怕——害怕于我和友人那天下午的聊天是否也是一种虚伪的软弱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