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年末总结,2023年
拖到现在才开始写2023年的年末总结。
我的2023年是一团混沌,而且莫名有很多空白,简直像中了遗忘咒。更悲惨的是,稍微一回忆,冒出来的都是工作,各种扯皮、折腾、浪费、崩溃……不堪回首。
写不出,也不想写,就让这一年这么过去吧。我这么想着,看着十二月过去了,元旦过去了,再等待着春节过去。好像等春节过去,就失去了写年末总结的最后的正当性,可以不再为此纠结和焦虑了。
其实不只是年末总结,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写任何东西了。我失去了对写作的信任,她不再是我的救赎,不再给予我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性。可能是我先放弃了她,她也就放弃了我。然后我失去了所有的创作兴趣。我不再扎羊毛,不再画画,不再做拼贴。甚至也几乎不再读书,只是用视频和游戏填充掉工作之外的时间,一天一天机械地过去,每天厌恶自己,但又提不起力气来做任何改变,完全让惯性托管我的生活,任由自己变成一具僵尸。
但前两天,我收到了一封豆邮。
是一个陌生的友邻发来的豆邮。这位友邻2020年的时候在我的日记下留过言,说喜欢看我写的东西,又发豆邮来问哪里可以看到更多,什么时候会写新的之类。我很惭愧地告诉ta,我写得不多,最近也不会写新的,然后给ta推荐了李娟的书。2021年元旦时彼此发了新年祝福。这就是我们全部的交集了。
昨天,我突然收到了ta一封新的豆邮。ta告诉我,第一次给我发豆邮的时候还在读研,现在已经毕业了,成为了一名影像科的医生。ta看了我的年末总结,告诉我脑部的缺血灶不用担心,整体还是比较健康的;又真诚地说确实感觉到了我的焦虑,知道文科找工作不易,祝福我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豆邮的最后,ta说“我也不知道能给老师提供些什么帮助,不过以后有影像报告方面的疑问都可以问我,尽我所能解答”。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何德何能又何其幸运,怎么就收获了这么大的善意?我该怎么回报这份善意,才能让ta知道我有多么感激?
然后我想,不管怎么样,都该先写一写2023年的年末总结。毕竟ta看到的,还是2021年的那一份。
1
年初是工作加班几乎没有喘息的一段时间。要能在这份工作上忍受下去,一定程度上既要放弃自尊,也要放弃思考。把自己当成无知无识的一个工具,等于一台打印机或一个垃圾桶。当然是在整个体系的最底层的,当然是得不到尊重的,当然是要执行被分配的一切命令的,当然是谁都可以来发布命令的,当然一切都是当然的。
我觉得我几乎已经习惯了。
某个晚上加班到11点多,在小区门口,我头晕了一下,躺到了地上。并没有失去意识,很快也起来了,可能只是太累了。但起来后脚踝开始疼。22年冬天打球的时候,脚崴过一下,当时肿了,但我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请过假,一瘸一拐地走了一段时间后好像就没事了,甚至已经开始打球,只是多戴一只护踝。但脚踝确实一直没有消肿,现在又开始疼,想到拖下去可能会影响以后打球,终于还是去了医院。
医生告诉我,韧带断了,要做手术。
听到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有理由可以请假休息了。
很幸运,没有等太久就排到了手术。4月15日入院,16日手术,17日出院。手术是腰麻,过程中我全程清醒,算是一切顺利,除了我对麻药反应巨大,快结束时开始抑制不住地要呕吐,挣脱了捆绑的带子,差点从手术台上翻下来,打了两只止吐针也没有什么用,只能熬过去,非常难受。
术后在我妈那边休息了两周,然后回去拆线,然后回了自己家。固定脚踝的护具又大又重,拄拐走路又带着护具的时候真是折磨,整天盼着可以摘护具。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摘了护具,又开始盼着脱拐走路。那时候要家属陪着才能下楼,一周下楼放一次风,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风特别的软,叶子特别的鲜,小区里的流浪猫特别精神,四个腿个个结实,一溜小跑扑蜜蜂抓蜻蜓。时间也过得慢而具体,脚的恢复进度成了新的计时器。逐渐地,从双拐变成了单拐,从单拐变成了在平地缓慢地行走,然后尝试上下楼。跳一下,跑一跑。总之是重新学习获得一只右脚的过程。术后第四个月,我又回到了乒乓球台前,尝试打球了。
这些是顺利的部分。也有不顺利的部分。其中最糟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出现了腰突的问题。术后两周在我妈那边休息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床太硬,或者是因为长时间坐着同时抬高着右腿,我的左腰那时就出现了尖锐的疼痛,而且平躺的时候,整条左腿前侧都会变麻,麻得失去知觉。虽然后面开始去做康复,腰现在也很少疼了,但左腿还是经常觉得没力气,晚上一躺下,也还是断断续续的麻。
做过手术的右脚也没有完全恢复。每次打完球后必然是肿的,要么足底疼,要么跟腱疼,要么关节疼。几次回去复查,医生都说肌肉力量恢复得不理想,要我继续做康复,每天40分钟金鸡独立。但工作一忙起来,什么康复都顾不上了,从白天坐到晚上,脚也就继续肿下去。现在想想,除了手术那几天真正休息了之外,其他居家的时间也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而且因为在家,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下班后也时时关注工作微信,反而更疲惫了。
2
八月初,带着这些疲惫,我回到学校继续工作。当时走起路来还有点一高一低,但是项目的事情越来越多,已经不容许我再远程工作下去了。回来后,项目的节点考核要求一项一项地过来,每次都斩钉截铁地给一个截止日期,必须按照给的模板准备材料,必须盖章,必须打印胶装,胶装的纸必须是蓝绿色。那么就按照这些必须来做吧。因为涉密,所以从文字产生到打印胶装都要到专门的地方走专门的流程。在截止日期前,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两百多本,我一包一包抗回来,堆了半个办公桌。
然后说模板有变化,所有材料要按照新模板来。
收到,好的。
还是要在新的截止日期之前都准备好,不能延误。有困难是吗?克服一下吧。
收到,好的。克服一下,然后再克服一下。
到最后终于定下来的时候,已经换了近十个版本。最后上会时,也没有专家关心材料的封面是蓝色还是绿色还是蓝绿色。但如果没按照项目组的要求做,不符合所谓“形式审查”的要求,那似乎就是罪不容诛了。
而且不止这一个项目,还有两个项目要做年度考核,两个要做结题预审计。这中间过了一个十一,十一我去兰州看WTT球星挑战赛,本来是非常期待的事情,但那几天我无法停止焦虑,即使手机没有消息,我也时不时拿出来确认,每天过得像俄罗斯轮盘赌,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的子弹就会射穿我的脑袋。我也越来越无法思考工作之外的事情,每天都在焦虑是不是漏了什么材料、哪些地方可能出错、哪些事情需要确认、哪些任务可能已经来不及。在地铁走着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换不上气,脖子撑不住头,走着走着就向一侧偏移了过去。某天周五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已经觉得整个人都要散开了,硬撑着进了门,一进门就躺倒在地上,然后开始抽搐——像一只出水的虾一样在地上弹。我意识清醒,知道发生了什么,也许用力控制的话也能控制一些,但是我没有力气控制我自己,于是就这样持续了几分钟。接下来一周,我只要躺下来稍微放松一些,这种抽动就会出现。
雪上加霜,Apple,我家的猫,也在这个时候生病了。
3
十一月中旬,Apple吐了一次。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吐毛球,给她吃了猫薄荷,梳一梳毛,并没放在心上。但过了一周又吐了,于是想是不是猫粮时间久了,买了新的换上。没有什么用处,接着又吐了两次,精神也差了一些,揣着手缩在角落里,一早一晚也不翻肚皮打招呼了。赶紧带去医院做检查,胰腺和肝的指标都有异常,右肝上还有一个3\*4cm的囊肿,对猫来说算是大了。医生说呕吐是由胰腺炎引起的,但引发胰腺炎的原因有很多,并不能肯定是这个肝囊肿导致,建议先保守治疗,解决胰腺炎的问题,再和外科大夫确认是否需要手术。外科医生看了片子,说不确定囊肿的位置和性质,担心贸然做手术会带来更大的损伤,也建议保守治疗。那就是每天带她去输液,每天输六个小时,先输三天。三天后复查,看指标情况,不行就再输三天,直到指标正常为止。
医生说,七岁这个年纪算是老年猫了,以后要每半年体检一次。
我们答应着回家。Apple什么都不知道,看我的手伸过来,还是赶紧抬起毛茸茸的圆头给我摸。我的手向下,她的脑袋向上,彼此都用一些力气,彼此都感受着对方的力气——她的力气还是比我的大。多壮的一个猫猫啊,怎么会生病了呢?而且时间怎么过得怎么快?明明我还觉得她是个小猫,明明她每天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在屋里乱窜,像小时候一样洗不干净脸,像小时候一样拱在人膝盖上一下一下地踩奶,像小时候一样啊啊啊地吵。怎么,怎么就变成老年猫了啊?
我觉得非常非常对不起她。我在周末晚上给老板打了电话,告诉他我病了,我的猫也病了,我需要请假,然后把能交接的工作都分了出去。接下来,我和家属每天带着她去医院挂点滴。第一个三天指标降了一些,但没有到正常值。医生告诉我们,胰腺炎是很常见的老年猫狗疾病,容易复发,几天指标降不下来也很正常,要有心理准备。但她非常争气,第二个三天之后所有指标都恢复了正常,我们高兴极了,以为就此解决了问题。
但只过了一个月,她又吐了。去复查,胰腺指标再次超标。我们在医院过了元旦,还是挂了三天点滴。这次她更争气,一次指标就正常了。但我们没有像上次那么高兴。这样算是治好了吗?如果再复发怎么办呢?医生说,回去观察一下,如果复发得比较频繁,就要考虑做手术了。
然后仅仅过了一周多,她再次吐了。这次做检查,胰腺指标没问题,但肝胆相关的指标出现了异常,有胆结石和胆囊炎。为了做CT判断囊肿位置和做胆囊穿刺取样,她还住了一晚的院。那天晚上,家里真是好空荡啊。我有时候会无意识地喊一声Apple,然后反应过来,就忍不住要哭,又骂自己只是住一天晚上院而已,猫还好好的呢,哭什么啊。但是我忍不住会去想一些更糟糕的事情。Apple挂点滴的时候,我看到过一只阿拉斯加被推来注射室急救,也就一两分钟的事情,狗狗就去了。一个女孩扑在狗身上声嘶力竭地哭喊——小X!小X你刚才还好好的呀!你再睁开眼看看我呀!很快,专门的护士过来,在狗身上盖了一块蓝色无菌布,把狗推出去了。女孩踉踉跄跄地跟了出去。大家沉默着,谁也没有说话。
我无法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Apple身上,虽然我知道总有分离的那么一天,但还早吧,还早吧,她还小啊。
医生说,建议做手术,切除肝囊肿和胆囊。如果顺利,不会影响术后的日常生活。当然,手术肯定是有风险的,麻醉的风险,术后腹腔感染的风险都有,需要我们权衡。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权衡。听医生的吧,做手术吧。预定了1月21日的手术,希望一切顺利,一切顺利啊。
4
在给猫看病的过程中,我也抽空去了趟六院,想确认自己的抽动到底是生理性的原因,还是焦虑引发的躯体化症状。神内的医生看了片子,又看了我拍下来的抽动的视频,倾向于后者,于是开了一些焦虑相关的检查,都是我熟悉的那些,量表、组词。之前组词的时候,我都是着急地去想,甚至提前很久准备一些词,生怕断掉出现空白,但这次突然想换个方式试试。语音提示让我用“大小”的“大”组词,我说了几个,想不出来了,干脆就不再想,等着时间过去。我以为护士会催我组词,因为墙上的提示写着要尽可能多地组词,但护士什么都没有说。最后拿到结果,我竟然是正常的,没有提示焦虑。医生看到也非常诧异,说这个检查几乎没有人做出来是正常的。我说那也许我并不严重,肯定没有刚才那个姑娘严重——在我前面的姑娘是哭着出去的,她在诊室里呆了很久,久到医生不得不把我叫进去,以此明示她该离开了。我也注意到陪着她的男人在一边发呆,姑娘让他记下复诊的时间,他啊了两声,说记在哪里呢,又说不用记,肯定记得住。最后姑娘拿出手机,自己在备忘录上记下时间。这段看得我都焦虑了。
医生说你怎么知道你没有她严重呢?
我说我没有哭啊。我也尽量清晰简洁地去讲我的情况,这样给您节省时间。
医生看着我的眼睛。她问我,你一直都是这样的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呢?
我含糊地说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了。之后我肯定是哭了。医生建议我吃药,她说来士普很温和,再恢复吃也没问题的。我说我真的不想再吃药了,她也表示理解。那么,换个工作吧,这个工作确实不适合你。我苦笑起来。好像工作也不能马上就换。能给我开张假条吗?她说没问题,然后给我开了两周的假条。我们最多只能开两周的假条,你先休息两周看看。如果不行,还是要考虑换工作啊。
我带着假条回去上班,好像带了第二条命一样。
还没找到拿假条给老板看的时机,新的项目带着新的加班又来了。不只是我,老板和其他老板也一起忙得昏天黑地,没时间吃午饭,没时间吃晚饭,从自动售卖机里买一盒饼干,一人分一块。现在写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理解,何至于此?怎么就忙到连饭都吃不上一口了呢?所有人都像是疯了,拼命地赶那所谓的deadline,一级逼一级,说是钱一定要在十二月结束前拨下来,由此向前倒退,合同必须在某日下午五点前送到某某处,延误后果自负。多可怕的“后果自负”,没有人想负,没有人敢负。那时候是十二月中吧,合同按时送过去了,钱当然没有按时拨下来,而且后面合同又改了,要求也变了。多么熟悉啊。可是这次,我再也没有力气陪他们折腾了。
合同一送过去,我就把假条放在了老板的桌子上。我说我知道不可能给我两周的假,但我需要休息。
老板最好的一点是他情绪非常稳定。虽然我这个时候提出休息肯定会降低课题组的效率,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他永远关注怎么解决问题。他说确实不可能让你完全休息两周,你觉得你之后改成居家办公怎么样?会轻松一些吗?我说,不会。
那每天上午工作,下午休息呢?我下午不再找你,一些工作你能分的就分出去,其他的就缓一点来做。
我觉得这个提议已经非常慷慨了,我答应试试。
上午工作,下午休息——这应该是很多打工人梦寐以求的作息吧?如果换成之前的我,应该也会心满意足。但我可能实在太累了,累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半天的休息。我想打球,但我的脚撑不了每天打球的运动量。我想找朋友聊天,但朋友都在上班。除了这些,我竟然想不出要做些什么,于是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完饭,下午回家再点一份外卖,看着毫无意义的视频吃东西,从下午吃到晚上,感觉不到一点愉悦。我之前一直抱怨没有时间写作,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时间有了,快写呀,快写呀。
是什么时候,我丧失了对写作的信任呢?
5
五月的时候,我还在兴致勃勃地写。我参加了一个公众号的诗歌班,写了一个月的诗,到月末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点写诗的感觉,还自己排版印了五本集子,算是给自己的一点小鼓励。诗歌班结束后,有个同学邀请我一起参加接下来的共写班。她说她读我写的东西,感觉有点李娟的味道,我又惶恐又开心,所以虽然那段时间很忙,我还是答应了她。
共写就是两个人一起写一个主题。主题也很随意,大家自己定,她选了“今天”,我选了“关系”,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可以写的事情。前面也都是顺利的,很多共写的同学还羡慕我们之间的默契,说简直像是从小就是认识的,不像陌生人。但也许她也在经历人生的一些压力和转折吧,突然有一天,她写她已经受够了我的抱怨,她觉得我正在把她拖下水,我所写的工作的煎熬转移到了她的身上,我根本不考虑她的感受,把这里当成了日记而不是共写。我是一个可怕的自私的人。
我不想再回忆她的话了。我看完之后整个人陷入了应激的状态,我马上删除了自己那天的共写,微信上给她发了消息道歉,恳求她的原谅。她说她原谅了我,然后也删除了她的那一篇。那大概是我们共写的第二十天。每天写几百字(具体字数我不记得了),坚持一个月可以领全勤的奖励。剩下的十天,她再也没有写过,而我其实是一口气写了几千字,然后每天粘贴一些上去。每天用尽可能快的速度粘贴完,然后关闭页面,多看一眼都会增加一分痛苦。可能我是为了奖励而坚持吧,也可能只是为了维持一些最后的体面,表示我并没有因此受伤。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共写班的编辑甚至还找到我们,要摘一些我们的共写发到公众号上。我们都说如果对方没有意见就好。
但从那次之后,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写日记了。写日记是我最主要的情绪纾解方式,对我而言,它曾经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但现在不是了。一开始写,我就想起那个姑娘对我的斥责,即使日记不会有任何人看到,我仍然没办法像之前一样顺畅地写下我的感受,我总觉得有只眼睛在看我,随时会否定我的感受——而否定是ta的权利和权力。我也尝试过几次尽量写下去,但是不行。如果说之前写日记是一个逐渐舒展的过程,现在就是越来越缩紧,越来越束缚。这么写下去太可悲了。我多希望能回到自由自在写日记的时候啊。
或者也许可以先练习一下写小说。八月底的时候,我报了钱佳楠老师的虚构小说写作课。报课之初我的目标就很明确:最后一节课老师会选几篇作品来做课上点评,我要拿到这个机会。所以从一开始上课,我就在写最后一节课要交的大作业了。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写,写几百字,然后吃早饭去上班,下班后写小作业,读其他同学的作业,看老师要求的书。那段时间虽然忙,但是很充实,好像又回到了学校生活了一样。
这是一个五周的课程,我在三周半的时候写完了自己的大作业初稿,课程也进行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的课程让我意识到,这个初稿是一篇垃圾。如果交上去,百分之百不可能被选上。我很快决定了重写一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这当成了是一次考试。我可耻地琢磨考官的喜好,像做产品一样做了一篇小说出来。那中间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兴趣在里面,但不得不说,加了很多我认为可能会引起老师注意的部分。这是我写过的最有技巧的小说。
最后,这篇小说确实被老师选做了课上点评,但带来的兴奋只持续了一晚。很多同学真诚地表达了对小说的喜欢,课程编辑找到我,说要发到公众号上。老师鼓励我拿这篇小说去投稿。可是这些都没有变成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反而让我不安和茫然。我自己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可能因为我害怕那样的写作方式,害怕那样写作的自己。到底为什么会害怕呢?我隐约觉得背后有些很复杂的东西,我只想绕开,不想面对。
课程结束的时候,我问了老师那个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如果想把写作作为一份职业而非爱好,前提是否应该是发表了足够的作品,出版了自己的书,证明写作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写作对于我,一直以来是一个希望,一个似乎可能拯救我,让我过上理想人生的通路。在被毫无价值的工作折磨时,在失去自由和尊严时,我总是幻想着也许有一天,我能出版一本书,然后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我就有理由辞职,把写作变成我的新工作,过上一种轻盈的生活。这个幻想虽然粗糙幼稚,但是它确实是有力量的,它让我能忍受当下,能期待未来。
但现实是我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写作比赛中获奖,更没有出版过书。很多作家在年少的时候都已经完成这些事情了。那么我是不是不可能当作家?我是不是不可能靠写作养活自己?我害怕听到肯定的回答。我问老师那个问题时,其实是在期待一个安慰,期待老师回答“不是的,只要努力写下去,每个人都可以当作家,可以靠写作养活自己”,虽然非常鸡汤,但是我需要。
但老师回答说:“写作很难养活自己。除非你是畅销书作者,或者有一本书畅销,可以吃一辈子,或者有很多电影改编版权(前提仍然可能是畅销书),大多数写作者还是在作协做专业作家(国内),或者在大学教书(国内外),很少完全依靠写作养活自己的。”
我的幻想破碎了。虽然之前也知道那个幻想有各种不合理的地方,但没有人戳破,我还可以做梦。现在,有一位作家明确地告诉我,写作是很难养活自己的。那些我早就知道但是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事实站在了我的面前。是的,出版一本书并不能改变什么。是的,我根本没有写出能出版的内容。是的,之前的一切都是在做梦,现在梦醒了。现实不再有那个幻想的出口,只有工作,工作是唯一的现实。
从那之后,我什么都没有写。我死心了,我接受了现实。
直到我收到那封豆邮。
6
我因为一段话而放弃了写作,又因为另一段话而重新开始。看上去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但对我而言,不亚于一次重生。再回头去看过去的一年,想起了一些新的事情。前面写过的事情换个说法,感受也完全不同了。
我没有完全放弃创作。写诗是创作,写小说也是,我都好好地去学习了。一个月里每天写一首诗是不容易的事情,小说课认真完成每个作业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可以自豪。同学和老师的夸奖是真心的,并不是客气和安慰,写出一篇被夸奖的故事也并不羞耻。还有,六月LEAD阳光志愿团体二十周年庆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参加筹划,但设计了纪念T恤,很多志愿者都很喜欢。拿到了阳光的“向日葵奖”,十一月的时候想考一个社群健康相关的证书,也顺利考下来了。
是啊,去年是艰难的一年,但我活下来了,我活过来了。
真心地感谢所有关切着我的朋友,素未谋面的,遥远的,身边的。谢谢你们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我。谢谢猫一如既往的陪伴。
新的一年,祝我们都健康,健康。
我会继续写下去,我要继续写下去。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88篇内容 · 12.7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239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62篇内容 · 13.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34.9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40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
- 奇思妙想的夏日创作29篇内容 · 8104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86.8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24篇内容 · 8.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