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第一原理(1)——“一”

《说文解字》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弌,古文一。于悉切。”一,是本体,本体与对象相生,本体一直都在。古文写作“弋,一”,代表万有运行的原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踏遍千山万水,方得水落石出。始终既定,过程之中各行其道、具个偏斜、万类霜天竞自由,彻底释放掉携带的动能,复归信息势能。个体不平归平,整体自然平衡。世界人生所有不满不足、各有得失错漏的求索,是至满至足、点滴不漏、体会大道的经过。本体彻底倾倒、虚己、隐藏,以完全相信、纯真不改的爱,极大的忍耐、温柔、包容,让人自发地求索和平、合一,归向公义大爱。个体细致入微,整体彻底完全,还原论与凝聚态一以贯之。全都知晓,全都平复,全都凡常。公义大爱,亘古不改,悉心体会,始终都在,“于悉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经·第四十二章》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淮南子·诠言训》
本体,体现为对象,即万有运行的秩序,指向同一个渊源。如纸鸢,春天乘风飞,始终一线牵;如鸢鹞,目光犀利,细细察验,长久盘旋,发现猎物,直击目标;如鸢尾花,茎叶挺拔而起,花瓣光滑下垂,初时勃发,终了求平。万叶守素抱朴,一花凋零结实,自然而然,本一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