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一些感悟也可能是一点成长
搬家后,老邻居一直说让我们给他们新的地址,今天请他们来玩一玩。老邻居一位是正直且愤世嫉俗的八十岁爷爷,一位是乐天又精明七十九岁老太太,在我十几年的独居生活中,照顾了我很多。这十几年也是我做设计的十几年,大部分时候凌晨才到家,周末如果不加班睡到中午。那时候的娱乐是淘宝,买买买,自觉投入消费陷阱,买到了很多有趣的小东西,也踩了不少坑。偶尔做做手账,画画插画。工作压力太大就沉迷于美剧和电影中,如果有那么一个不加班的周末,我会在周五晚上看一部新的剧,或是新的一季,看到第二天天亮,在下午醒来继续看,一直到周日夜里看完。在自我的世界无限happy,在现实的世界与世隔绝。但即便如此,也有一些缝隙,从现实世界照进我的生活。
大约七八年前,二楼的邻居当时还没搬走,他们也是热心的老夫妻俩。在一次加完班回到家时,发现楼下的大门口拴着一条恶狗,真的是一条恶狗,一看就知道它没有被好好对待过,不仅被主人拴在外边公共区域,明显不想自己被打扰,它还见到人就狂吠不已,我不敢靠近。我一直在楼下喊,是谁家的狗,在楼下大约半个小时,无人应答,只有狗不知道在骂什么。这时候二楼的阿姨打开窗户说是103家的,我就到103的围墙外叫人,103屋内灯火通明,有人在聊天但没人听到我的声音。又过了一会,二楼的阿姨下来给我开门,陪我上楼。之前特别愤怒的我,在她给我开门的瞬间,突然就忍不住落泪,为了不让被看到自己的窘态,只能一个劲说谢谢,然后埋头上楼。她不知道我有多感激她,直到现在,想起来还会热泪盈眶。再后来阿姨一家卖了房子搬走了。
和对门的邻居熟地更晚一些,一是没时间接触,二是也许大家都有些谨慎刻意保持距离。在我闭关备考时,才时常见面。慢慢熟悉之后,阿姨有时会突然把我叫住,说自己做了燕麦粥,或者银耳汤,立即塞给我一碗,后来我也会回赠一些新鲜水果,她和叔叔的手机或APP出现状况,我也会帮他们捣鼓捣鼓。有次凌晨,突然有人敲我的门,我不敢回应,第二天问阿姨知不知道是谁,她竟然去物业帮我调监控!后来告诉我其实小区里虽然有很多摄像头,但有效的不多,敲门的大概是一个喝了酒的酒鬼,叫我放心。在我搬家那天,阿姨和叔叔一直叮嘱我把地址发给他们,要常联系,而我则在公共空间感到局促,一个劲答应然后快快离开。
今天终于,把他们请到家里。可能登门拜访这种事不在老上海人的日常里,叔叔说要准备一下,今天和阿姨拎着鸡蛋、苹果和崇明糕来了,我和妈妈请他们去滨江吃饭,又给他们准备了新年福贴和一些坚果、干果。回到家,叔叔发来这么一段话: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精疲力尽眼睛快粘到一起了(是的,上午的接待几乎用完了这个月的社交值,虽然全程都是阿姨和叔叔中气十足地跟我们分享 ),但是心里暖暖的。有时候身在其中并不觉得幸福,离开了突然能够体会到这种邻里之间跨越年龄的特殊情感。最近美国人扎堆入驻小红书,很多美国人感动得不行,也有很多中国人觉得这种其乐融融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似乎有点懂了。
昏昏沉沉睡去,傍晚醒来的时候,我瞪着眼睛看着黑暗的房间,突然想到,会不会有一天,我要独自坚守这份孤独,即便是热爱孤独的人能不能在老年依然享受孤独。不敢继续想下去,有时候觉得这世界依然是个动物世界,弱肉强食,老人、女人、孩子都是这世上的弱者,似乎只有抱团,以家庭为单位才能活下去。而即便是在家庭里,老人依然弱势。可能我还是太悲观了。
最近一直久坐、熬夜、手机iPad电脑屏幕轮流切换,非常不健康,也许我应该像老人学习,像他们一样健康作息,像他们一样主动社交,像他们一样朝气蓬勃。这是今天的一点感悟,也可能是未来进步的方向,希望2025年,我可以每天健身,珍惜生活中细碎的幸福,忽视周围的嘈杂,向外拓展一丢丢。
我在黑暗中胡思乱想时,妈妈从菜市场回来了,客厅立即明亮起来,一束光照进我的房间,好像顿时世界也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