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汽车市场
人学·宏观经济学
我们说过,中国与欧米,自古以来,处处不同。政治、经济,莫不如此。例如,政治方面,中国自古是人民制的,欧洲则是奴隶制;中国是人民政治,欧美是民主政治。至于,人民政治与民主政治,二者有什么同异,那是白人的问题,不是华人的问题。就外形来说,民主政治只是一部分人的政治,是少数政治。而人民政治,却是所有人的、全民的政治。经济领域亦然,例如,专利权原是为了利益垄断,所以,斯密经济学说,讲到当时英国的规定,谓学徒名额,严格限制,顶多就一两个。这就像现代中国的考研,只有一两个名额相似。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谨防技术外泄,利益受损。对比看来,中国历史上,情况完全相反。例如,黄道婆广泛传授自己的技术、一生所学,这种无私奉献,就是为了民众共同富裕,绝无垄断之念。所以我们说,黄道婆是中国古代的人民企业家,是人民实业的代表。这就是中、西经济理念的不同。惟有在中国文化中,才会产生这样的经济行为——人学经济。黄道婆的纺织厂,无疑是集约化、规模化经济的。并不是说,规模化经济就都是、只能是英格兰模式的。人类经济,具体些说,是中、西经济,两者本来就有天生的、完全不同的历史模型,它们同样带来了巨量的财富。而从长时段来看,中式经济模子,显然更常青一些。过去,学人翻译西学,介绍多而批判少,吹捧过于反省。他们是介绍者,而非批判者,这不符合思想的天职,可耻。所以,很多该说、该讲的话,也无人言之、道之,这是思想认知上的损失。
经济方面,若以汽车为例,那么,仅电动汽车一项,就可以改变地球村的经济格局。这是因为,小汽车一旦电汽车化,即意味着,家用车将全面小商品化。汽车会越来越成为、小商品。而小商品,恰恰是中国、具体说,是浙商的优势。简言之,这就等于是说,未来的人类汽车行业,生产、制造,将由中国垄断。那么,这是不是经济权力论呢?其实,这是经济力学。也就是,韩非子讲的——势。人类经济的大势所趋,早已注定,就是最终将会一切华化。而权力与势、权力论和力学,二者一定要分清楚,决不能混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会计出来的。以前,大客车被中国工厂垄断了,因为,各国要自行产出,必然付出更多。所以,仅生产成本一项,便日趋迫使、日益驱使各国,放弃自产,改而现成地购用中国造。那么、同样的,当私家车、家用车全面电化,即意味着、等于是说,未来、将来的人类用车,都会如当年的大巴一样,交由中国制造。电汽车的技术,本身并不复杂。这样,中国人便弯道超车地,成功解决了,过去卡脖中国的各项难题。于是乎,白人世界,便再没有什么手段,能够阻拦中国的脚步了。只要中国自己不让出全球市场份额,那么,小汽车销售,必将会百分百地被中国占领。尤其是浙商,大家都知道,地球村的、所有的小商品,都是他们的天下。以至于,地球人再自行生产、制造小商品,已经变得完全没有可行性了。那样,白人只会付出更多,得不偿失,故只能就范。同理,小汽车一旦越来越小商品化,情况又岂能例外呢?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常识,一眼就能望到头。例如,武汉的汉正街,里面全是小商品的海洋,无边无际,令人恐怖。无论针头线脑、拉链钮扣…应有尽有。一句话,汽车、只不过是扣子们,放大罢了。而这、就是未来人类车市场的大结局。以前,中国市场养活了德产车、日系车,而自称第三,用孔子的话来说,这是谄媚经济。这样的国际经贸,只是哄骗国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