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24我的年度报告
查看话题 >2024年:想要问问宿命的一年
2024过得很快,又过得很慢。用一个词总结,那就是高开低走。23年12月辞职,去了新疆,1月去了日本,满心期望着新城市新生活新朋友,2到4月算是平稳度过,然后工作就开始忙起来,5月预算,6月年结,不熟悉业务的老板加上刚来6个月的你,年结做得并不顺利,接着又延伸到双方沟通上的不顺畅,接下来的7到10月是不断地互相磨合,11月和12月是疯狂的加班,没日没夜的工作,这是30多年来第一次不希望生日的到来,不是因为会老一岁,而是因为生日当天有三个deadline要交,断断续续的一年里隔三差五就要疯狂输出一顿——这哪里是只来了一年?今年的你像极了一只跑笼里的小仓鼠,每天睁眼醒来被放到笼子里一直跑个不停,晚上又被拿下来,睡一觉又重新上笼,周而复始,时光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唯一不同是,八年已经过去了...
好在也不是只有工作,今年你去旅游比往年频繁了不少,两次日本,一次澳洲,一次韩国,一次国内苏州,就算要背着电脑去加班,你还是想要暂时抽离这耗人心神的破工作。今年还是你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生活的一年,一个人搬家、找房子、装家具、一个人生活,多了自由,多了思考,多了一些无聊的碎碎念。
失控与无常
作为一个大J人,这两年一直在和感情和事业里的所有失控作斗争,你坚信着的「live by design, not by default」在经历过那么多无常以后忽然有点动摇了,如今的现实似乎都在嘲笑过去精心计划的每一步都逃不过命运的剧本,而「我命由我不由天」只属于哪吒。但是好在你慢慢学会了接受生活中的无常,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当它出现的时候,可以说一句:好的,我知道你来了,然后不畏惧去面对,虽然偶尔还是会有浑身发凉的无力感,但起码不是一个逃兵。世界是个熵增的过程,而失控是其中的常态。
他人与自己
作为一个底色冰冷的INTJ,你在人际关系这方面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建立和维持一段更深入的感情,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或许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缺失,亲密关系对你来说似乎一直都是个难题,无论是对方的付出或是愤怒,都会让你无所适从。在对外传递情绪的时候,比起经过修饰的情绪表达,直接的情绪爆发似乎是更拙劣更伤人的情感输出方式,却是你渴望又一直缺失的一块——一个缺乏同理心的人却又奢望鲜活跳动的生命感,它伤人,但真实。而关于与自己的关系,最近听了一段播客,大概意思是,很多人认识自己是为了改变自己,以符合外界期望,但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人充满焦虑和挫折感,在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中不断转圈,认识自己,是为了理解自己,这意味着察觉和接纳,在察觉和接纳的过程中,有意义的变化会自然发生,所以不要为了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而是让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大人」。理解自己,学会爱与被爱,To Give, not To Take.
过程与结果
作为一个进入职场第一天就被教导「结果导向」的人,你一直坚信只有结果才能体现价值、结果才是回报,过于看重结果的后果是当结果无论出于任何原因不如预期时,会带来强烈的挫败感和自我否定,以及你会在蛛丝马迹中试图寻找微不足道的“小成功”来慰藉自己,但这样的思考方式本身并无助于成长,反而把关注点都放在结果上却忽略了过程。李小龙在《醒思录》里说,「回报在行动之中,而非行动之后」。纵然你还不太完全理解这句话,但你决定还是要把控下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天平,结果固然还是重要的,但结果里掺杂了太多的信息,有不可控的因素,有嘈杂的声音,所以,适当降低结果的比重,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也能学会享受过程。
玄学与命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间聊天话题中自然少不了「命」,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句话都转变,背后可能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场无人知晓的战争最后产生的人生心理巨变。命理,越往深入研究,越能领悟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造就了一个人的思考惯性和做事方式,而思想与行为又造就了事情的发展乃至成败与否,继而影响了人生的走向,继而加强了思想和行为,似乎一切都是个循环。所以说,假如提前知道了人生剧本,人生大概率还会是一样,该走岔的路口依然还会走岔路,所以说,其实不存在后悔过去做的决定,因为即便回到过去,你还是会作出一样的选择,因为你还是你,同样的人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配方没变,结果怎么会变?而命理所带来的启发,更多在于如何顺势而为,如何把握“势”、把握“长处”,与其把短板一块块像打补丁一样补上期望着这个木桶能装更多水,或许应该把所有板子都接到最长的那块板上,才能到达更高处?作为一个常年与自己短板做对抗的人,今年的课题之一,是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不断放大。
2025
关键词:Growth Mindset, Relationship, To Give not to take, Be myself, Solo trip, Meditation
Here we are, 2025!
© 本文版权归 lamwhatev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