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反转与真相的消失:尼采哲学揭示背后深意

尼采对于绝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持否定态度,
所谓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事实只是每个人的解释。
不像数学物理真理一样,1+2一定等于3,
光速不变原理,能量守恒定律。
但是有些似乎是绝对真理的原理,
在现代科学中也受到了挑战,
比如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大部分对于真与不真的断定,
都是基于事实真相的判断,
是完全不同于对于事实的创造性的设定,
即构成、塑造、征服、意愿。
这里面加入了人的主观性因素。
尼采更倾向于后一种。
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
是我们将意义投放进去的。
将意义投放进去是多余的。
我们会对事实目标做极为不同的解释和定向。
由于每个人的视角观点极不相同,
因此事情变得极为复杂。
更高级的阶段是目标设定,
既赋予事实以形式,也就是对行为的解释,
而不只是概念的改写。

就比如最近某明星在泰国失联的事情,
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其失联的猜测,
而且出现各种剧情的反转,
有人说他被骗了,
有人说他是因为缺钱去冒险。各说其词。
尼采给我们的启示,
是不要去猜测背后的事实真相,
那会非常复杂,而且很难弄清楚。
我们同时可以说他想去泰国赚钱,
铤而走险被骗,
这两种对事实的相互矛盾的判断。
可以同时包含进一个事实中,即他的失联。
我们得从事实的表面出发,从行动出发。
即从他去泰国进而失联这一行动的事件出发,
而不是去问为什么。

我们的头脑已经习惯了去问背后的为什么,
似乎这个清晰的“为什么”,
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成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孟德斯鸠、卢梭、叔本华、穆勒、尼采、罗尔斯、库恩、阿伦特、施特劳斯、沃格林等:如何阅读文本 (1人喜欢)
- 纪念《情书》 (1人喜欢)
- 视频和文字的区别,兼谈当下的媒介 (1人喜欢)
- 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开始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