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古读画056- 天津博物馆徐渭《竹石水仙图轴》,沈周《灞桥风雪图轴》
勾古读画056- 天津博物馆徐渭《竹石水仙图轴》, 沈周《灞桥风雪图轴》
20250110,去看天开一统展览的长信宫灯,第一次看天博这么多人去看一个展。太多人的体验很差,排着队伍挨个向前走,根本不能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多看,每个东西前面停留的事件只能让排个照片,大概两三秒。如果多驻足,就会被后面的队伍拱着向前。考虑到国博人更多,吓得我们把好不容易订上的付费国博的票都取消了,这种观展体验,真不如网上看照片了。
为了缓口气,去了二楼馆藏精品展门口投喂嘟哒三明治和3D打印巧克力。后来进去看了看最近有什么好东西,里头人少,才能有心情和环境慢慢看。
里头的画 有周之冕和陈道复的两个卷子之前看过。 剩下的一个是徐渭的 《竹石水仙图轴》 ,一个是沈周的。沈周那个虽然尺幅大,我觉得有些板。更喜欢徐渭这个。
最中意的是他用了渲染的方式画石头下面那束水仙。竹子的用笔也很好看。我对嘟哒说的解说是:“徐渭太强了,普通人画这么一幅大画,总会怕太空。他这个里头石头是染的,水仙是空出来的,竹子只有几枝还是淡墨。整幅画后面又都是淡墨染色出湖面的感觉。谁敢这么画,除了他,太佩服了。”
沈周那个虽然画没有看到特别的好感,题字依然是精华:“灞上驮归驴背雪,桥边拾得醉时诗。销金帐里膏梁客,此味从来不得知。沈周。钤启南朱方、石田白方二印。 ” 用了孟浩然说:“吾诗思在风雪中驴子背上”的典故。直到了这个典故,再看画读诗,又觉得自己也骑着驴子在画里行走赏雪了。
附录1. 徐渭《竹石水仙图轴》





附录2. 沈周《灞桥风雪图轴》
本幅自题:灞上驮归驴背雪,桥边拾得醉时诗。销金帐里膏梁客,此味从来不得知。沈周。钤启南朱方、石田白方二印。
“灞桥风雪”为古代长安八景之一,古代诗人多有描写。沈周此作即为依据古人诗意而作。图中描绘了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几棵细瘦的寒树索然而立,枝叶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瑟抖动。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耸立似屏。山上冬树瑟缩,冬苔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