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那一夜,夜袭花家地(洁版)
岁月如梭,往事若梦。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渐衰退,但总有些往事偶尔会在残存的记忆中闪烁着微光,在孤寂时刻于脑海中泛起丝丝涟漪。遥想当年,硕士毕业后去了一家还不错的单位,有单身宿舍,薪酬也马马虎虎。那时候真是年轻啊,血气方刚有余,成熟稳重不足。彼时彼刻,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小白,还不明白什么活得好不如活好、什么有特长不如特长这些大道理,也不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做事情全凭一腔孤勇。单位的小领导很不错,安排的工作量不大,我游刃有余。八小时之外,更是有大把的时间。
那时候的网速没这么快,互联网也不怎么发达,但是想约p的人是一样的多。那时候还不是智能手机时代,也没有探探、陌陌这些交友软件,只有各种论坛和聊天室。聊天室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猎人和猎物。宿舍可以上网。我除了偶尔运动一下外,大部分时间在各种论坛和聊天室晃悠。结识了一些好玩的人,也遇到一些好玩的事儿。某一个周五的晚上,在聊天室和一个女孩聊的甚是投机,彼此都有好感,就加了qq继续聊,语气逐渐暧昧起来,我顺带查了一下这姑娘的信息,某美术学院的讲师,比我大几岁,又一查,花家地某楼。后面继续聊,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大胆的问她,约不?她略作迟疑就回复了:你能找到我家来我就陪你睡,看你能力了。我故作为难状,你这条件也太难了,能找到你家所在小区就比登天还难。她回复了个坏笑,然后又回复了一句:能找到小区也算过关。
我回她:你那里有tt吗?
她回了个问号。
“套套,没有的话我买,还需要我带其他东西吗?”
她有点懵圈,不过倒也没有毁约的意思:家里没有那个,你得自备,其他啥都不用带。
感觉此时的她还是将信将疑,静观其变的状态。
“告诉我你的手机号,我打给你,先通个话,确认下你别是个男的,不搞基。”
她回了个坏笑和一串数字。
我拨过去,她很快就接了电话,说话之前先是一阵笑。很开朗的一个人。
“我马上就去药店买套套,然后打车去找你,一会儿洗干净了,在床上等我。”
“流氓,不信你真能找到我家来,等你到了我再洗也不迟”
“好的好的,一会儿见”
长话短说,我挂断电话就直奔街角的药店,谢天谢地,还在营业。买了一盒小杜就打车直奔花家地而去。
一路无话,半个点的功夫,到了花家地某小区。
我找到某号楼,给她打电话:到你家楼下了,洗干净没。
“你到哪里了?”
“到某某小区某号楼1单元门口了”
“啊,你还真找到了啊,我在三层,302”
“好的,一会儿见”
到了三楼,我正要敲门,302的门忽然开了一半,裹着浴巾的她示意我进去。
她模样中等偏上,毕竟是老师,不能把学生们吓着。身材也还不错,略壮。
我开玩笑道:让你洗干净了等我,还真乖。
她有一丝略显紧张又兴奋的复杂表情,讪讪地递给我一条浴巾,没想到你真找来了,认赌服输,你换上拖鞋,拿上这条浴巾,去洗澡吧。
那时候我还是个土老帽,没见过啥世面。感觉她家的浴室和我住过的宾馆的浴室搞得差不多。男人洗澡是很快的,尤其是箭在弦上的时刻,全身冲冲洗洗,重点部位重点清洗之后,围上浴巾,我就出来了。
她大笑,你洗澡可真够快的,那个快不快?
我也笑笑,不看广告看疗效,一会儿大战三百回合就知道了。
两个洗完澡的孤男寡女,心照不宣。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样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很快就坦诚相见了。正式开始前,我半开玩笑地问她:你这房子隔音好吗?她说还不错,没听到过隔壁上演动作片时的动静。我坏坏一笑,好的,那我就放心了。
一番亲吻抚摸之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遂金风玉露自相逢。。。( 此处省去八千字 )。
待云住雨收,相拥而卧。聊了些往事。她硕士毕业到某美院当老师,与大学时的恋人相恋七年终因异地而分手,正是空床期,空虚寂寞冷。谈话间隙,俩人的嘴和手都没闲着,不一会儿,又来了情绪,这次换了她。。。。。。( 此处省略五千字 )。待子弹出膛,风平浪静,贤者时间继续聊天。待一而再再而三之后,她说饿了,吃点东西补充点能量吧。正合我意。
“ 你这战斗力可以啊。”
“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
“ 真能吹,说你胖你就喘上了。 ”
“ 没有吹,你读过鲁迅的一篇文章没? ”
“ 哪一篇? ”
“ 就是讲一夜七次郎的那篇? ”
“没读过,大概啥内容呀? ”
“ 也没啥,就是介绍的我,哈哈”
她恍然大悟,锤了我一拳,吹牛吧你,一会儿就验货。
。。。。。。
这边厢,莺莺燕燕,娇喘不断。
那边厢,叮叮咣咣,压塌了床。
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我倒是没啥,就是睡少了,困。
她则有大战后的不良反应,走路姿势有点怪异,撒尿时还有些针扎般的刺痛。
我提醒她,以后一定要少读鲁迅的文章,尤其是一夜七次郎那篇。
补一个尾声:
要知道,回bed总是难免的。后来又琴瑟和鸣了一段时间。彼此倒也快活。再后来,她ex放不下和她的那段感情,辞去老家公务*猿的工作,跑到北京来开公司,俩人又复合了。趁他男友出差,我俩又疯狂了一晚。第二天,告别的时刻到了。我问她,和我这一段时间,感觉如何?她依旧是笑笑,挺好的,你比他强不少,特别是在对鲁迅作品的了解方面。心中甚慰,金杯银杯不如p y的口碑。我挥一挥衣袖,告别花家地,不带走一片花瓣。
昨晚又查了一下她的信息,还在某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早期的设计作品曾获得国际大奖。不知道那里面有没有我激发的灵感。
(完整版已被豆娘吞了,存一个洁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