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冷冬
纽约又开始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这个冬天的第二场。一旦下雪这个世界就特别安静,起初以为只是自己感性的错觉,但后来因为好奇做了些小研究,原来这是有科学理由的。雪是多孔结构,像棉花一样可以很好的收音。雪下的越大,堆积的就越蓬松,这世界就越安静。寒风凛冽的暴雪天除外。
这些年大家都在讨论全球变暖的这个议题。自己最深切的体会是已经好久没有经历特别寒冷的冬天了。作为南方长大的孩子,我喜欢有雪的冬天。每次纽约经历一个没有下雪的冬天,我都特别懊恼,就好像这个冬天白过了一样。“这么冷的天气不就应该下雪来补偿我吗?”可惜老天爷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不会那么轻易地让你得逞。
2019年有一部纪录片叫Hostile Planet,讲的是大自然里的动物们如何与老天爷抗争,颇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思。当然这种狠劲也不是它们自己选的,从出生的那一刻,只要你在食物链的底端,活下去就意味着必须all in。抗争的代价也是激烈的,一旦失败可能就意味着死亡。在勇气和努力这一块,人类与别的动物比起来,还真是自愧不如。或许生物的进化带来的就会是理性的不勇敢?如果投机取巧也可以生存下去,可能任何动物都不愿意用简单直白用力的劲儿去对抗这个世界,对吗?但很清楚的是,如果这个世界被人类继续糟蹋下去,被灭绝的一定是我们而不是这个地球。
所以啊,我们都要用力地继续活下去。如果真有一天被灭掉了,至少我们还记得曾经拼命活过的样子。就像纪录片里的雪豹,哪怕跌落60米高的峭壁,为了抓紧好不容易得来的岩羊,哪怕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同归于尽,也为了那百分之一存活的概率赌这一把。希望2025年,我们都有这个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