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山西木构中的五代
1、五代十国
系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
五代,是在中原地区时间上连续的五个政权。以朱温篡唐建后梁为始,接着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赵匡胤代周为终。其中,后晋为契丹所灭,因此辽开国比宋早。
“五代”占有中原,而“十国”则是其他地区的割据政权,有彼此攻伐兴替,也有空间上的并存,如前蜀、后蜀、南唐、吴越、北汉等等。最后北汉于979年为北宋所灭,天下(除大理吐蕃辽外)一统。
一般介绍古建的时期,“五代十国”简称“五代”时期。
2、现存五代木构
“五代”持续不过六、七十年时间,是唐与辽宋之间的过渡。中国现存五代(完整)木构仅有六座——山西平顺的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西配殿,以及河北正定文庙大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和福建华林寺大殿。能排在它们之前的也就那三座唐构。
北宋开国(960年)。五代结束而十国尚存。因此,镇国寺建于北汉963年,华林寺建于吴越964年,这两座建筑既可称为“五代”(其实是“十国”),也可看作“北宋”时期。
3、浊漳河谷
就按六座算,山西长治平顺县,浊漳河谷仅20多公里,竟存有三座五代木构。县城出发,从西往东依次为天台庵、大云院与龙门寺。
4、天台庵的争议
天台庵刚发现时,定的是唐构,国保建筑登记中,也是“唐”。但是后在维修时,发现大梁上题记“大唐天成四年创立”云云,乃是后唐年号(929年),依此判定为五代建筑。它的排名也落到龙门寺西配殿之后。但是关于天台庵到底属于晚唐还是五代,有争议。国保碑边还有通唐碑,可惜漫漶不清,无法提供什么信息。一般古建筑学界基本认同五代说。但是也有专家,包括平顺县文保部门并不认同这看法,认为题记只能证明不晚于五代,并不能推翻晚唐建成五代重修的前论。


5、大云院的独特
大云院离天台庵不远。其弥陀殿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清朝爆发的山洪,冲毁寺庙,只剩下弥陀殿和七宝塔。当时此殿西壁也被冲毁,仅存东壁,壁上存有当世唯一五代寺院壁画(不含石窟寺壁画和墓葬壁画)。这些已经斑驳暗淡的壁画,乃极为珍贵的国宝,也是仅次于佛光寺的唐代壁画的存在。另一五代遗存石塔七宝塔,在寺外西侧。



6、龙门寺的西配殿
建成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这个时间镌刻在殿前的五代石经幢上,字迹还十分清晰。明年(2025年)就是建成1100周年,位居中国存世最早木构排名前五。如果天台庵确实是五代建筑,那么龙门寺西配殿就是五代最早(就早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