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度总结
查看话题 >从逃避旷野到重新撒野
24年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深究一层,旷野是自由的代名词,背后是无限的可能性,是无穷的潜力。但选择从来不是只取好的一面,无暇的白纸,无路的旷野,选择旷野意味着选择一种高熵的无序和不确定性,会带来巨大的焦虑。
人本能地逃避自由。迷茫带来的焦虑给人未知分量的“重”,这种未知加大了人们对于“重”的预期。但人又被自由吸引,未知引发好奇和无尽的幻想,吸引着无数人负“重”而行。
摇摆不定的人最痛苦,但不痛苦的“轻”未免太浅薄。
我以为出国会找到我的自由。然而24年的开头是迷茫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七月份。读博进入了迷茫的中段,手头的东西压了很久都没有发出来。一开始一腔热血扎进学术圈,认为有无限的天地可以去闯荡,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但现实是混了几年才发现还没上桌。
事实上,把所有砝码都压在一件事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么赢者通吃,要么一无所有。没有策略,要么靠已有资源和家庭的托举,要么靠运气加成,如果都没有就太傻了。而我就是这么傻,才让自己陷入了一种不妙的处境。
持续的被拒给我巨大的打击,我没有办法像之前那样全力做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手头的事情太多,抱怨环境给自己的压力。我的人际关系也随着降到冰点。我无法全力做事,也无法让自己松懈,这让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任由自己在原地打转。在春季学期末,我跟老师坦言我做的不好,老师说没事你慢慢来。
暑假是变好的转折点。父母发现我的状态不好,大老远来看我。他们健壮的身体让他们没怎么倒时差就开始特种兵旅游,生活的经验也使得他们能够迅速适应这边的生活,重新建立新的习惯。与其说陪伴,不如说是他们的身体力行让我切实体会到,身体好状态好是自己最大的底气。有这种底气,在哪里都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在他们回去之后,我跟咨询了一年的health coach说,我觉得自己充满力量了,可以从她这里毕业了。她很为我高兴。
我开始意识到,变得自由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而这种心态使得自己拥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在任何地方让自己过的舒适。
我重新开始全力做事,但也开始花时间关心周围的人和事。运动和规律作息让我状态变好,做事和规划技巧也让我开始有效率。我开始重新思考科研,以及我想从读博中获得的东西。我发现我真正喜欢的是思考的过程,我喜欢把事情弄明白,讲明白,喜欢各种观点碰撞,去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喜欢新鲜的东西,喜欢一种自由探索但最后把熵降下来有序输出的掌控感。我发现就算有打击,我还是喜欢未知和不确定性,我打从心底里对未来充满期待。有什么比在雪地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脚印更开心的事情呢?
最让人惊奇的是,我发现之前我认为的迷茫期,并不是原地打转。我当时想的问题,很久之后开始有了一些答案,当时做的事情,很久之后才感受到一部分影响。对于自己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让自己在好的状态也有了很多好办法。下半年我更能体会到做事的乐趣,也能感觉到自己开始买进门了,在跟很多人的对话中,看到了自己盲区的问题:我的论文不够科学。科研是以科学的方式反复研究,为什么科学是需要证明的。我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评判,并且选择性地吸收。让自己参与多个项目,向不同的老师提问,感受他们的思维方式。我感觉到自己开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一种偏颇。每个人都带着偏见看世界,但跟人接触可以很大程度看到自己的盲区和弱点。
我想我身在在旷野中,因为我能够感觉到身边密集的选择,能感觉到自己不是一成不变,能感觉到自己按耐不住的各种情绪,我能触碰到脆弱而真实的自己。固然希望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但这属实是控制之外的事情。2024已经过去,但我的理想却才刚刚萌芽。
我的新年期望非常抽象,希望今年可以更好地把控自己的节奏,让自己做事慢下来,想的更清楚。25年我会经历生活的大变动,去新的竞争更激烈的地方,但我认为自己准备好了足够的勇气。
古往今来自由的灵魂,似乎是一种方向的指引。每个解决的小问题,都是一个脚印。路途遥远,不要着急。
猴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会小记 - 高精力人群的观察 (3人喜欢)
- 完美主义和星星
- 25运动打卡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