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獻中同義、反義連用例
同義例
1. 貧、賤。
2.富、貴。
3.禁、止。《呂氏春秋·正月紀》:「禁止伐木。」
4.布、施。
5.行、施。《呂氏春秋·正月紀》:「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6.守、奉。《呂氏春秋·正月紀》:「迺命太史,守典奉法。」
7. 寢、廟。《呂氏春秋·二月紀》:「天子乃獻羔開冰,先薦寢廟。」
反義例
1.輕、重。
2.利、害。《呂氏春秋·本生》:「利於性則取之,害於性則舍之。」
3.害、便。《呂氏春秋·本生》:「萬物章章,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
4.貴、賤。
5.貧、富。
6.出、入。
7.安、危。《呂氏春秋·重己》:「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
8.逆、順。《呂氏春秋·重己》:「使烏獲疾引牛尾,尾絕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順也。」
9.儉、費。《呂氏春秋·重己》:「非好儉而惡費也,節乎性也。」
10.公、私。
11.智、愚。
12.覆、載。《呂氏春秋·去私》:「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
13.勞、佚。《呂氏春秋·當染》:「故古之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官事,得其經也。」
14.柔、堅。《呂氏春秋·士容》:「士不偏不黨,柔而堅,虛而實。」
15.虛、實。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