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终流水账总结
忙碌的年末,到了最后一个工作日的结尾才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捋一捋今年少得可怜的收获吧。
截止2024年最后一天一共看了21本书(年初的目标是24本,未达成),涉及了文学、哲学、历史、社科等几类。年初我就坚定了今年的第一大目标就是二刷《西西佛神话》,为此我找来了前置阅读清单,包含了对加缪影响颇大的卡夫卡、陀氏和克尔凯郭尔(萨特实在是没有时间看)。终于费尽心思完成了西西弗的二刷,相对于一刷而言,收获颇丰。
2024年9月27日二周目。从来没有一本书像西西弗神话这样被我认真对待,为了读懂28岁的加缪究竟写了啥,这一年的时间我恶补了陀氏、卡夫卡和克尔凯郭尔,如果第一次是囫囵吞枣,二周目的理解进度进展到了及格的地步。很感谢鳖总作为领路人,在二刷完写了详尽的读书笔记可供参考,前几章纲要在遗忘的时候瞄一眼他的笔记又能再刷新一遍记忆。这本书里的青年的加缪虽然是个集大成者,但碍于年纪,观点还是有些不够成熟,哲学是个难懂的东西,再遇上散文随笔更容易天马行空。 命运是人的事,所以该由人来解决。此时的我也相信那个走下山的西西弗一定是带着微笑藐视众神的。
在完成西西弗这条主线的路上,遇见我的年度之书《卡拉马佐夫兄弟》,惊喜到我逢人便推荐。
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喜悦和震撼。我更愿意把三兄弟理解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代表,伊万作为自我的代表是三人中内心起伏最跌宕一个,不同于被欲望驱使的米嘉,和天使般的阿辽沙,伊万最像苦于理想和现实中的你我,他否定宗教,审视心中的魔鬼,他最能体会世人的处境,有时绝望,时常无奈,总是愤怒。另外反叛和宗教大法官值得我反复翻阅。
今年的哲学阅读路上开启了新篇章,有幸读到了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对前者的书籍我是盲选,却深受吸引,原来从哲学家的角度可以这样解读宗教故事。
这是一首对信仰骑士的赞歌,期盼可能是悲剧英雄,期盼永恒是弃绝者,期盼不可能则是信仰者。唯有在无限弃绝中,才有资格实现信仰的跃迁,成为信仰骑士。如亚伯拉罕,他忠贞不疑,不会踏入悲剧英雄的两难境地,他经历思想的巨痛也不怀疑信仰的力量。孤独个体越来越少,成为个体意味着受难。孤独个体凌驾于普遍性之上,在强调人类精神个性的同时,又对19世纪商业社会造成的同质化群体现状进行了批评。本书贡献了我记录最多的一次读书笔记,克尔凯郭尔的文字严谨,在带领你走向远方的同时,时不时提醒你核心的辩证信息。此外这是我看过最没有废话的一本书了,无论从前言还是后续,都完美帮助读者更多面生动地解读克尔凯郭尔的观点。
当然今年也遇到了很糟糕的阅读体验,并不是作品有多糟,只是读得特别累或者阅读能力有限。
首先提名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骂骂咧咧看完罗素写的不知所云的序,以为正文能够友好一点,结果没翻几页作者就开始造公式论证,这么硬的哲学书着实把没文化的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悄悄截图问朋友,“这公式说了个啥”,朋友答,“已弃”。于是我满意地合上了这本书,有生之年估计是看不完了。
不光是维特根斯坦,初次接触的博尔赫斯也让我极为头大。低估了这薄薄的小册子,没想到几个短篇能让我如此抓耳挠腮,这种意向套意向的写法,就像是给读者的思绪标记了锚点,刚合上书时确实想不明白,却会在几天后的神游时突然厘清了整个脉络。
2025年定个小目标吧,阅读数至少不能少于2024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