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度总结
查看话题 >2024年阅读总结|“窥探未来,成为现在”
💬📕
/
“以前,你是盲人
但现在,你是未来
你在阅读道路和天空,树木和田野,
你在阅读众生。”
——by 阿多尼斯

2024の最后浪漫
一进入十二月,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月,日子就是在一页页书中翻过去的。不管叹息还是雀跃,时间总会过去,但标记它的方式,总是我们自己选的。
2024年是开启独居生活的一年,就像一个水手一样,突然掉进了书的海洋,这种感觉是惊喜的,但也发现,没有看过的好书太多,惊觉时间也是过客,潜藏一种无力感。
所幸还有书。
宅在家的时间变多了,读喜欢的小说、传记、随笔,到今天,读了80多本,大多是文学相关书籍,晚上经常能看到十二点,周末也难得出门,生活简单而充实(买书多到腾衣橱堆放,出门行李都是书)。
看书纯粹为打发时间,和跑步、钓鱼、逛公园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好书能带来一种兴奋,踏入一片未知地域的喜悦,陷入进去通常比电影更深。
收获了什么呢?收获了内心的安定。我知道还将远走,长远来看,阅读也是一种修行,学会妥协与放下。但这一刻停留,让我欢愉,这还不够么?
那么,就这样地活下去吧。

按照往年的习惯,整理了一份2024年的阅读书单,共计读完了82本(为自己鼓掌),依然是认真读书的一年!
人的潜力真的很神奇,完全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我给强迫症的自己设了一个小任务,就是每年要看50部电影/50本书)
在这一年,我的生活像潮水般的,涌来又退去,在不断的动荡之中我一直依靠着书,这成为我生命的“锚点”:
- 2024年阅读记录 -
- 📖1月书单 - (4本)
1.经管|《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
2.文学|《纽约客》白先勇
3.经管|《孕育青色领导力》罗伯特.安德森 / 威廉.亚当斯
4.传记|《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 📖2月书单 - (6本)
1.经管|《科学管理原理》泰勒
2.传记|《绝非偶然》埃利奥特·阿伦森
3.博物|《万物交响》艾米·里奇
4.经管|《金钱心理学》(中文版)摩根·豪泽尔
5.社会心理学|《社会性动物》埃利奥特·阿伦森
6.心智|《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李欣频
- 📖3月书单 - (7本)
1.经管|《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2.传记|《光电帝国: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三大巨头的世界电力之争》吉尔·琼斯
3.文学|《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余华
4.经管|《思考的技术》大前研一
5.女性主义|《厌女》上野千鹤子
6.文学|《外婆的道歉信》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7.经管|《专业主义》大前研一
- 📖4月书单 - (5本)
1.心智|《积极希望》乔安娜·梅西
2.传记|《巨流河》齐邦媛
3.游记|《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刘子超
4.经管|《社会再平衡》亨利·明茨伯格
5.文学|《山茶文具店》小川系
- 📖5月书单 - (8本)
1.文学|《荒原上》索南才让
2.文学|《五爱街往事》三胖子
3.文学|《癌症楼》索尔仁尼琴
4.游记|《一个女人,在北极》克里斯蒂安·里特
5.文学|《蛇结》莫里亚克
6.文学|《命运》蔡崇达
7.身心|《瓦尔登湖》梭罗
8.心智|《U型理论》奥托·夏莫
- 📖6月书单 - (8本)
1.经管|《卓有成效的组织》亨利·明茨伯格
2.传记|《深度思考》莫琳·希凯
3.女性主义|《盐镇》易小荷
4.文学|《审判》卡夫卡
5.文学|《快乐影子之舞》爱丽丝·门罗
6.经管|《管理行为》赫伯特·西蒙
7.社会心理学|《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8.戏剧|《有人将至》约恩·福瑟
- 📖7月书单 - (5本)
1.博物|《寻蜂记》戴夫·古尔森
2.心智|《精要主义》格雷戈·麦吉沃恩
3.传记|《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
4.身心|《禅者的初心》铃木俊隆
5.心智|《百岁人生》琳达·格拉顿/ 安德鲁·斯科特
- 📖8月书单 - (7本)
1.经管|《正面提问》刘澜
2.历史|《西方博弈往事》九边
3.社会心理学|《早安,怪物》凯瑟琳·吉尔迪纳
4.文学|《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
5.女性主义|《夜航西飞》柏瑞尔
6.文学|《刀锋》毛姆
7.女性主义|《第二性》波伏娃(邱瑞鑾 译)
-📖 9月书单 - (7本)
1.游记|《中亚行纪》埃丽卡·法特兰
2.经管|《非对称风险》塔勒布
3.游记|《一个人的朝圣》蕾秋·乔伊斯
4.文学|《边水往事》沈星星
5.心智|《领导者的意识进化》珍妮弗·加维·贝格
6.经管|《调适性领导力》罗纳德・海菲兹
7.经管|《并不容易的领导艺术》罗纳德・海菲兹
-📖 10月书单 - (9本)
1.游记|《落日航班:南非照片书》陶立夏
2.社会心理学|《影响力:全新升级版》罗伯特·西奥迪尼
3.文学|《孤儿列车》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
4.文学|《谎言之家》马提亚斯·爱德华森
5.博物|《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6.文学|《人生复本》布莱克·克劳奇
7.经管|《追求卓越》汤姆·彼得斯
8.英文|<The Psycholog of Money>Morgan Housel
9.历史|《中文打字机》墨磊宁
- 📖11月书单 - (7本)
1.文学|《东京塔》利利·弗兰克
2.文学|《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巴黎评论
3.心智|《复杂心智》珍妮弗·加维·贝格
4.身心|《当下的力量》(白金版) 埃克哈特·托利
5.英文|《纳瓦尔宝典》(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6.女性主义|《成为母亲的选择》奥娜·多纳特
7.戏剧|《玩偶之家》易卜生
- 📖12月书单 - (9本)
1.女性主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2.心智|《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
3.传记|《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
4.社会心理学|《福格行为模型》B.J·福格
5.文学|《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巴黎评论
6.英文|《柠檬和柑橘啊》麦克·莫波格
7.英文|《How to get rich》Naval
8.经管|《行动科学》阿吉里斯
9.心理|《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
今年写过的一些读书笔记推荐:
1.“怪物”也值得爱,他们成为了自己的英雄|这个月帮助我思考的书
3.读《复杂心智》|“未来的结果取决于当下的运行模式” 4.读《精要主义》|“你不做的事情和你做的事情一样重要”
5.读《孕育青色领导力》|我们会被“所处层次的存在方式”所定义
6.读《管理行为》|“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 7.读《盐镇》|“生命中并不存在随机的痛苦”

回顾这一年看的书,于我而言,就是在回顾这一年的起起伏伏:
1.阅读群的打卡在有序地进行,每周的主题共读 也在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2.总共阅读82本,类型以文学、经管、心智成长、传记 为主,还读了4本英文书,进步是读了不少社会学、博物学相关的,2024是重新和文学建立健康连接的一年,非常快乐;
3.作者方面,亨利·明茨伯格、珍妮弗·贝格和罗纳德·海菲兹 在「读的最多的作家」之列,不过今年读了不少刘澜和上野千鹤子,摩根·豪泽尔与欧文·亚隆是新发现的宝藏作者;
4.啃了一些大部头:《中文打字机》 《卓有成效的组织》 《U型理论》 《管理行为》;
5.个人年度最佳:选出了10本个人年度最喜欢作品(每一本都带给当时在读的我相当深刻的启发,有些甚至直接给出了我在当时急于从阅读中找寻的关于求问内心与现实的答案) ✔️博物|《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
✔️女性主义|《夜航西飞》
✔️心智成长|《复杂心智》
✔️经管|《金钱心理学》
✔️文学|《刀锋》
✔️传记|《我看见的世界》
✔️社会心理学|《早安,怪物》
✔️游记|《失落的卫星》
✔️身心|《禅者的初心》
✔️戏剧|《玩偶之家》
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选书的偏好也有着各自的三观与成长印记,各有所长各有所乐就行,毕竟,读书有什么用?快乐就完事了!
今年读书总体上看着还是散的,但似乎慢慢地自然地建立起了一些内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寻找自我”是我阅读的永恒主线:
《刀锋》为我指明一条探寻自我的出路;
《夜航西飞》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精神契合;
《早安,怪物》映照着我当下的反思:痛苦真的比无知更有价值吗?
此外,好几本书意外串联起一条关于“人类美德”的主线:
从《寻蜂记》思考为何要守护“纯真”;
从《失明症漫游记》思考人类美德这种脆弱的思维产物是否能成为人生的意义;
从《柠檬和柑橘啊》中窥见在绝对纯洁的世界中人类无法存活;最终从《命运》中得到和解,中庸才是人类能延绵至今的生存智慧。
当然,“女性主义”的学习探索也不曾停歇: 《一个女人,在北极》中连文学之美都有“欺骗性”;
在《盐镇》里重温女性成长的共同记忆;
从《第二性》迈开书面理论学习的第一步。
最后,还有一些奇妙的巧合,帮我“脱离现实困境”的灵魂解药:
《成为我自己》告诉我“命中注定”不过是自相情愿,让我坦然面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永别;
《五爱街往事》伴随着酷暑的夏天,把那个人生放弃的可能性又重新带回到我的面前;
还有跳脱人类思维体系的《人生复本》,读完后刷新我认识的《光电帝国》,年度最佳传记著作《我看见的世界》……
虽然也有过短暂的自我怀疑:“花这么多时间读书究竟为了什么呢?真的有必要吗?那些未读的书不读又怎么样呢?”,但每次怀疑的终点,我还是想全身投入书籍的世界。
一年下来阅读的体验和最大的意义感觉就是,阅读会上瘾的,特别是当你发现阅读会让你的内心愈发平和的时候。
阅读能很有效的让我的心沉静下来,让我从个人的小悲伤、小焦虑、小烦躁中摆脱出来,更好的看到了这个世界,缓解了我的精神内耗,使我的心能变的自由。
此刻,这些书大多成为模糊的印象和精妙的只言片语拼凑起来的碎片,但它们永远会占据我脑海中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位置,以照亮所有已发生或未发生的失落的角落。

关于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
给自己一种警醒,也是一种自我规训——就是要让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今年读了很多社科类书籍,重读了部分心智成长类书籍,在日益魔幻的现实中,让我对于非虚构的兴趣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浓。
社科提供的东西更确切,让我能在多重视野下更清晰的看待人类世界,人文语言展示了它奇妙的魅力;社科有时候又复杂到令人绝望(读《社会理论二十讲》时,疯狂抓狂),但也正是这种复杂,让思考充满乐趣。
人文学科用人文语言告诉我,那些确切的东西并不是全部,人类不能依赖工具和逻辑处理所有问题,人文学科所处理的事物变量太多,我们没有办法以目前的计算量用逻辑工具进行处理。人类还有爱、美与死亡哲学。人类因为人文学科而展示了我们的人性,导航了我们的人性。
从此刻起,还有更多的作家、作品和可能性在等着我,永远不要停止阅读,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是我对自己的期望。
这一年过得辛苦又难忘,但成长了很多,还是要笑着拥抱2024年。

写在后面
2025年,整体阅读依然会重点围绕文学、女性、社会纪实,但计划按季度将阅读计划分成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个主题,分别是对抗焦虑、拓宽感知维度、维护内心秩序、修正与休整。
家里书挺多的,那就2025多消库存,少购买。最后,关于阅读,2025年希望自己能:
2024年这一年过的很快很快,很多事都集中在这一年,有好的有坏的,但生活依旧在继续,还有很多的书要看,大可不必太为生活垂头丧气。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见缝插针,这些弥足珍贵的时间都是支撑我持续前进的无尽动力。
阅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为什么还要读呢?
大概就是《华氏451》里的一段话:
“我们今天就开始上路,观看这世界和它的言谈举止,观看它的真面貌。如今我要饱览一切。而尽管它进入我脑中时无一属于我,但过一阵子它会在我脑中凑拢,就会成为我。”
2025年,继续努力,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往年阅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