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宋代傳奇集數篇(李劍國輯校)
版權信息
書名:宋代傳奇集 作者: 李劍國 輯校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全三冊 出版年: 2018-9-12 页数: 1636 定价: 228.00元 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ISBN: 9787101133028
序
宋人小說崇尚實録,漸近人生,漸近自然。
宋人小說不如唐人小說之華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十九《九流緒論》:“宋人以後,論次多實,而彩豔殊乏”。
凡例
夫傳奇者,即魯迅所謂敘述宛轉,文辭華豔,大歸究在文采與意想之體,有別於志怪雜事之短製也。
傳奇作品來源:
- 單篇傳奇文
- 小說集中之傳奇體作品(大宗)
- 一般雜記中之格近傳奇者
小說集兼包志怪、傳奇、雜事三體,而“大凡具傳奇筆意、篇幅較長者即取之”。
全書輯録四百零二篇,分爲六編,凡五十卷。
- 第一編 北宋前期
- 第二編 北宋中期
- 第三編 北宋後期
- 第四編 南宋前期
- 第五編 南宋中期
- 第六編 南宋後期
緑珠傳
- 緑珠與石崇相遇
- 石崇爲緑珠作曲二首
- 昭君曲
- 懊惱曲
- 石崇置歌舞團(類似恆大歌舞團)
- 石崇緑珠之死
- 緑珠墜樓
- 石崇棄市
注:
樂史自言:“今爲此傳,非徒述美麗、窒禍源,且欲懲戒辜恩負義之類也。”
讀此篇如嚼蠟食氣,空口無物。
胡應麟言彩豔殊乏,其真面無表情如法醫之屍檢報告。
宜也棄之。
楊太真傳
宮中掌貴妃刺綉織錦七百人,雕鏤器物又數百人,供生日及時節慶。
注:古有生日禮。
封大姨爲韓國夫人,三姨爲虢國夫人,八姨爲秦國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給錢十萬,爲脂粉之資。然虢國不施粧粉,自衒美豔,常素面朝天。當時杜甫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
注:素面朝天。
九載二月,上舊置五王賬,長枕大被,與兄弟共處其間。
注:長枕大被、兄弟共處者皆帝王治宗親之術,掩天下人耳目,意者勿令天下人笑我天家無父子兄弟。故雖爲王室宗親,其朝夕死易也。
上又宴諸王於木蘭殿,時木蘭花發,皇情不悅。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顏大悅,方知迴雪流風,可以迴天轉地。
注:回雪流風是指舞蹈時衣袂飄飄,如輕風吹動雪花,雪花迴旋飄搖,形容人姿態輕盈,線條優美。
外有一合歡實,上與妃子互相持玩。上曰:”此果似知人意,朕與卿固同一體,所以合歡。“於是促坐同食焉。因令畫圖,傳之於後。
注:夫妻同食。
瘞於西郭之外一里許道北坎下。妃時年三十八。上持荔枝,於馬上謂張野狐曰:”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上)又至斜谷口,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因採其聲爲《雨霖鈴曲》,以寄恨焉。
行至深山,陰雨不絕,於棧道中,聞山間鈴聲相應。
即令具湯沐,曰:”我若就枕,慎勿驚我。“宮愛聞睡中有聲,駭而視之,已崩矣。
注:唐玄宗之死以飛仙爲飾。
詞語典故
1. 能薄材譾
《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能薄而材譾。譾,**jiǎn,**淺薄。
2. 素面朝天
《楊太真外傳》:封大姨爲韓國夫人,三姨爲虢國夫人,八姨爲秦國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給錢十萬,爲脂粉之資。然虢國不施粧粉,自衒美豔,常素面朝天。當時杜甫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
3. 雪衣女
《楊太真外傳》:廣南進白鸚鵡,洞曉言詞,呼爲雪衣女。
魏大諫見異錄
引文:如必不可,爾出吾門外,慎勿於吾面前斃。
原文:
馬病,醫藥至備而無差矣。公對馬曰:”吾賴爾力亦多也,今爾病,吾醫療亦極矣。如必不可,慎勿於吾面前斃。“蓋所不忍。
馬即跪前腳,目有淚下,如辭狀,起而歔欷,出門外,即氣絕矣。
梁太祖優待文士
- 梁太祖朱溫以權數御物,殘暴有餘,寬厚不足。至於左右辭訣而入,文士恐懼而退。太祖,陰狠殘暴、狡詐謀權之徒。阮籍窮途之事,良有由也。嘆嘆。
- 梁太祖之殘暴可使重病杜荀鶴趨步如飛、頓忘其身。復嘆当年事。
杜既歸,驚懼成疾,水瀉數十度,氣貌羸絕,幾不能起。客司守之,供侍湯藥,若事慈父母。明晨,再有主客者督之,且曰:「大王欲見秀才,請速上馬。」杜不獲已,巾櫛上馬。比至,凡促召者五七輩,杜困頓無力,憂其趨進遲緩。梁祖自起,大聲曰:「杜秀才,『爭表梁王造化功』。」杜頓忘其病,趨步如飛,連拜叙謝數四。
3. 梁太祖的權謀與算計:試探、分辨、震懾。
梁祖既有移龜鼎之志,求賓席直言骨鯁之士。一日,忽出大梁門外數十里,憩于高柳樹下。樹可數圍,柯榦甚大,可庇五六十人,遊客亦與坐。梁祖獨語曰:「好大柳樹。」徐徧視賓客,注目久之。坐客各各避席,對曰:「好柳樹。」梁祖又曰:「此好柳樹,好作車頭。」末坐五六人起對:「好作車頭。」梁祖顧敬翔等,起對曰:「雖好柳樹,作車頭須是夾榆樹。」梁祖勃然,厲聲言曰:「這一隊措大,愛順口弄人。柳樹豈可作車頭?車頭須是夾榆木,便順我,也道柳樹好作車頭。我見人說秦時指鹿為馬,有甚難事!」顧左右曰:「更待甚?」須臾,健兒五七十人悉擒言柳樹好作車頭者,數以諛佞之罪,當面撲殺之。
注:
- 書中既言太祖之志,讀者知之不難。然敬翔等卻不知。
- 言“好作車頭”者當面撲殺,非其“愛順口弄人”之罪也,遇此暴君,邪心莫測。敬翔等亦非以直言骨鯁而生,遇此暴君,萬死一生。孰謂來日“當面撲殺之”非敬翔歟?
- 宜矣佯狂避禍。
少師佯狂
- 馬匹在前、籃輿在後,自策杖徐行。佯狂之一。
- 紬送尼僧,絹施禪院,仍留骨肉寒色。佯狂之二。
- 廣愛與石壁之爭,隨老僕鞭馬。佯狂之三。
嘲蜘蛛詩
吃得肚鑍撐,尋絲繞寺行。
空中設羅綱,祇待殺衆生。
注:鑍,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