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度读书报告
今年一共读书85本,其中中文作家作品35本,翻译作品49本,英文作品1本,总字数超过1027.4万。完成了豆瓣的卡尔维诺、卡夫卡徽章和热门文学图书、散文图书书单,西方文学、女性文学书单待完成。今年读的带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不少。前几个月读完八组群共读还有时间自己找书读,后半年怎么连共读都读不完了啊!我都在忙什么啊,精力不够,读不完,根本读不完!!!今年还有一些看了电影感兴趣,找来原著读的书,有些不错,有些不过如此。拓展阅读光谱是很有必要的,今年读了诗、散文、剧本、艺术普及、历史人物传记等等按照个人口味来说绝对不会读的东西,尽管读了并不是都喜欢,但是就像吃饭不能只吃肉一样,读得杂一点不是坏事。 今年读了25本非虚构,60本虚构,最大的发现就是原来我不喜欢历史作品!历史题材的非虚构作品,各种年号、官职都让我头昏脑涨,文言文的文献材料又由于句读的不同和词义的暧昧充满了解读空间,更何况历史的记载和表达本来就未必绝对真实……我很佩服在故纸堆里穿针引线、交叉对比、做文章、求真相的学者,而要将专业史学领域的课题引入到公共史学领域,讲得让大众感兴趣,难度又上一层。(以上概念来自《武则天研究》导论,一开始读就觉得很有水平,然而这本书我还没读完,实在是感觉有点无聊……)就我所读的唯一一本符合上述要求(也就是我读着不烦不难、挺有兴趣的)是《公主之死》,其他都是硬着头皮读完。 今年开始参与豆瓣的官方活动,关注了很多出版社,从而了解了很多新书资讯。他们经常在豆瓣做转发抽奖赠书活动,但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动态弄得乱七八糟,所以没有参与,最喜欢的抽奖方式还是小红书那种。而且就算拿到那么多书,我也读不过来,除非是有任务要求和时间限制。现在越来越多APP喜欢搞徽章成就体系,可恨的是我偏偏很吃这一套,微信读书的成就做不完,我就得一直用它!今年年初定下的小目标:每周读书10小时,没有达成,看来这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新的一年能不能少刷豆瓣多读书呢?加油啊! 参加豆瓣共读活动7次:《变形记+判决》、《布鲁克林有棵树》、《岛屿的厝》、《彷徨》、《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苏北人在上海》、《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获得活动奖励6次,唯一例外是也人的《苏北人在上海》,不会忘记!参与共读活动能让我放慢读书速度,思考更多、表达更多,而且还眼熟了一些和我一样活跃在各个共读活动中的豆友。有些共读没有参与,是因为微读还没有资源,或者那段时间读得太多分身乏术了。据我观察,能坚持从头到尾打卡的人并不多,所以得奖概率还是不错的。希望新的一年,各大出版社依然多搞活动,我会继续支持的! 参与豆瓣鉴书团7次:《有人想要你的影子》、《行星仪轨》、《龙仔尾·猫》、《韭菜生存指南》、《斯堪德与独角兽》、《正常接触》、《如果名画会说话》。被抽中的书并不一定值得读,但是为了增加中奖概率,我还是无脑全部参与了。(高亮代表此书不错) 参与理想国试读活动2次:《美国资本主义时代》、《大清算》,M系列的书都比较有深度,并不是我会主动选择去读的类型,这也算对自己的挑战吧!挺好的。 参与了一个公众号的12本书阅读挑战,得到的奖品是《DK魔法百科》,挺开心的,这个挑战还让我读了第一本英文书《心灵奇旅》,虽然是初中生水平……但也算一个好的开始嘛!
我的2024年度十佳: 女性主义:《紫颜色》 《她对此感到厌烦》——故事,好读。她厌虽然是网文,非常浅显直白,但是对于女性主义思想传播来说这并不是缺点,它能给还读不下去大部头的小女孩子们种下启蒙的种子。 大师作品:《棋王》《我这一辈子》《人·兽·鬼》《日蚀》——阿城、老舍、钱钟书、斯蒂芬金,久闻大名的作家必定是有点东西的,对老舍之亲切和钱钟书之刻薄印象深刻, 这几本属于读起来很顺,读了就会服的作品。(可能斯蒂芬金有点碰瓷,但是我不知道给他放哪儿了) 枯燥但有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凯列班与女巫》 ——谁读谁知道,梳理思路打开思维,学习就是这么一个痛苦但有收获的过程! 政治隐喻:《1984》《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不知道该说啥了,读就对了,读了不亏! #我的2024年度总结# #我的2024年度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