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组是什么?采访第三季学员F
鉴于很多股东们在问我写作小组是什么?我想不如让第三季的学员们来做解答。由此简单设计了一个采访问卷,未来一个月将陆续更新10篇,九篇固定学员/短期组员+一篇我自己。第四季的课程安排和收费形式将结合第三季学员的问卷基础上进行调整。
本期学员F是写作小组官方法律顾问,一切和写作小组有关的隐私保护协议/版权合同都是由我和F共同发起。我一直相信艺术应该在全然的信任与爱中诞生,而写作则是没有皮肤的自我暴露,所以沿用三年有余的小组四原则中,其中一条就是隐私性保护。写作小组不止在成员内部进行深度情感链接与共同创作,外部也有成熟的法律团队长期为大家保驾护航。在全部采访结束后,我将单独针对写作小组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和F再谈一次,并将相关信息整理到豆瓣上。
同时,也由于隐私性保护原则,有些故事也进入到了ip孵化销售阶段,小组内部一切文稿不会外传。但我会在25年春天召开一次创意发布会/写作小组第三季分享会,届时欢迎各位签署保密协议后前来旁听。
1 写作小组是什么?是否与你最初的想象相符,或是超出预期。
如果有些不一样,在哪些方面不一样呢?
2 参加写作小组第三季的这一年,你的创作和生活有哪些变化?
因为内容很相关,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说。写作小组是最小的乌托邦,已经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比我想象的更加love&peace,但也会有一些有效的冲突,最没想到的是和小组成员们都处成了家人一样的朋友,现在回想起来这好像是必然的。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最大的收获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在这之前我创作的频率很低,一部分是因为学业和职业都非相关,另一部分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无聊,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有时候有些灵光一闪的点子也放任他们过去了。但是自从加入写作小组,我既进行了向内的自我探索,也拓宽了向外的边界,我发现有太多太多内容可以写了,我亲身经历的,我内心感受的,我看到或者听说的以及幻想类的等等,可以说是打开了创作的大门。
此外,写作小组和其他创意类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按照顺序进行的写作训练,既有技巧上的练习,也有心灵上的疗愈,他不是考研考公或者编剧课之类的东西,一定程度上的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更有参与度,而不是被动的观看。
关于我的生活,我在年初的时候去雍和宫许愿,因为听闻雍和宫调剂传言已久,我许了一个不会被曲解的愿望:“在不变成傻子的前提下,天天开心。”在那之后没多久,我就刷到了组长发布的召集豆瓣广播,刚发布几分钟,我火速加入,没多久就人满了。之后的这一年,我只能说,雍和宫挺灵的。
3 有关写作小组,你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一次创作
最深刻的一件事应该是还没发生的,一年过去已经是可以自发搞团建的关系了。至于创作,印象深的太多了,很多组员的创作可以说是文豪水平的,而且他们的工作甚至不是搞文艺创作的!毫不夸张地说,比很多正在活跃的青年作家都好(这条掐掉)。所以对于还在犹豫纠结自己是否适合创作的同学,快加入吧,你比你想象的更有潜力。
4 关于下一季写作小组的收费,从第三季的参与感受上来看,请写下一个建议月均数字,(第四季除正常课程外,将逐步开展Ip孵化、创意销售等环节)
按照一个主题一个月的方式,我建议按照1088/月,十期打包8999。但是我是个贫穷的不敢开价的人,我的建议是不要低于我说的这个数。
W TE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许愿不要做噩梦后,第一次梦见我的女儿 (13人喜欢)
- 这几天我梦见了deepseek (4人喜欢)
- 用gpt做精读和写作训练 (15人喜欢)
- 写作小组是什么?采访第三季学员kn (1人喜欢)
- 12.19 记梦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